1978年,春天已至,万物复苏。
转眼已经到了春耕的时节。
清晨,小河沿村第一小队的耕地边上,格外热闹。
红旗镇公社社长徐佩云,带领公社干部。
红旗镇下辖各村村长,全都聚集在这里。
等待着小河沿村打响春耕第一枪。
去年黑省常务副省长于劲松给小河沿村提名“黑省第一村”
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同时也吸引来了许多嫉妒的目光。
正所谓树大招风。
小河沿村的一切都被人用放大镜来看。
荣誉如此,瑕疵亦如此。
去年红旗镇受灾减产,徐佩云今年想要打个翻身仗,于是率领全镇骨干,来到这里主持春耕仪式,想要一个好兆头。
下面众人,表现不一。
“陈建安这小子,真能折腾啊。”
“整个公社都在春耕,偏偏把春耕仪式放在他这里,徐社长用心良苦。”
“嗨,你这话咋酸溜溜的?”
“啥叫我酸,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一个毛头小子,只当了一年村长,就提拔成了副社长,出尽了风头啊。”
“咱们这样的不行,老喽……白干几十年……”
“嘿,人家可是黑省第一村的村长,你那啥跟人家比?”
“不过……徐社长今天恐怕要失算。”
“哦?怎么说?”
“你想啊,去年他们村丰收,是因为有化肥和荒草滩的淤泥,还有用高额分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今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有样学样。”
“就算他仍然保持去年的做法,又能比大家强到哪里去?”
“嗯,有道理。”
“我还没说完呢……”
“还有一点,他们村去年工厂和工程队都挣了不少钱,可相应地就抽调了大量人手。”
“听说今年厂子的规模又扩大了,那还剩多少人种地呢?恐怕连一半都不到了吧。”
“没错,我听说好像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