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新战国七雄游戏 > 非不喜请跳过后面有1章 晚唐五代北宋杂谈(第5页)

非不喜请跳过后面有1章 晚唐五代北宋杂谈(第5页)

安史之乱只是打残了北方,南方仍然可以为中央持续输血,但到了唐末,江南也成了一锅粥,朝廷再也收不上钱粮养兵了。

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每个长寿的朝代到了中后期,总是于平静中积累矛盾,直到最后来个总爆发。

不过大唐倒下了,魏博人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以前秩序尚在,大家可以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如今天下动荡,野心家们都开始放眼四顾,魏博的大哥却还在和自家的牙兵闹别扭。

节度使罗绍威对于牙兵们的跋扈深恶痛绝,最终引狼入室,耍诡计带着五代曹孟德把魏博立身之本屠了个干净。

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本想着慢慢收拾局面的老罗同志发现宣武军住在自家不走了,把本来尚算富裕的诸州吃成了穷光蛋。

没了财货,我怎么安抚人心?得,劳资不干了。罗绍威悔青了肠子却也只能入朝而去。

魏博镇落入了朱温手中,骄横的魏博人却没有就此安稳下来。

牙兵虽然没了,魏博人良好的军事传统还在。

新任节度使杨师厚又征召了一支精兵——银枪效节军,魏博人民又重新走上了跟中央对抗的桀骜之路。

后面梁皇要拆分魏博,一群骄兵扭头投了李存勖。

到了后唐,被欠饷的魏博兵继续保持着一贯的优良传统,把庄宗拉下马。

这种不讨喜的下属领导能忍得了?于是魏博人迎来了第二波屠杀,“永济渠为之变赤”。

后面杜重威叛乱,又被割了一茬。

三次打击过后,魏博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不光魏博,整个五代乱世中的武夫都开始认清严峻的形势。

大家伙闹腾了几十年,毛都没捞到,反倒是战乱不休,死的人越来越多,带头闹事的刺头一个接一个地被清理掉。

本想着乱世中博取富贵的兵大爷们傻了眼。

社会风气开始逐渐变化,被教育了一次又一次的丘八们不再那般桀骜。

有句话这么说,就算是再糟糕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好。

这话正确与否且放一边,但对于经历了残唐五代数十年乱世的人们来说,对于秩序的渴望是无比殷切的。

哪怕是武夫们也厌倦了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几十年的仗打下来,田地荒芜、房屋倒塌、人口锐减、穷困潦倒,除了收获一身伤疤,别的一无所有。

坐在汴京皇宫龙椅上的帝王们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思考该怎么结束这混乱的局面。几代人的尝试最终在赵匡胤这里开花结果。

杯酒释兵权、实现对中央禁军的绝对控制。

强干弱枝,抽取地方节度使精锐充入中央军,中央军待遇两倍于地方,地方军头不可能拦得住手下精兵跳槽。

如此,后续即便地方节度使对中央损害其利益的改革不满,也会慑于中央禁军的战斗力而不敢叛乱。

下诏取消“留州”和“留使”,地方上所收缴的税负全部上缴中央,地方政府的日常开销由中央政府统一调拨。

设立“转运使”这一官职,专门负责监督和监察地方的财政和税收情况,进一步勒紧了地方上的财权。

严禁地方私自铸钱,剥夺节度使们的“铸币权”。

收回了节度使任命知县的权力,同时设立通判一职来监督和约束知州。

任何涉及死刑的案件必须由刑部复审之后才能实施。

同时在各个县衙设置了县尉这一职务,专门负责处理打架斗殴、盗窃之类的治安案件,而那些在当地驻军的将领们则无权插手。

一顿组合拳下来,军权、财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尽皆收归中央,地方割据势力这一大威胁算是被清理干净了。

但是中央军里面要是有野心家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