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梁先生给的底薪很低,他算了算,刨除开分店投进去的钱,手里的钱剩不下多少了,在不拖欠工资的前提下,他也就只能先给那么多了。
但是他在后头标注了,等分店赚了钱,就给涨工资。
你看,他该画大饼的地方没有画,说实话的地方反而就像画大饼。
三是……他这个人。
梁先生那天穿了一套运动服,早上顺路在早点摊买了烧饼豆腐脑,坐在格子间里吃了起来。
你就说吧,谁能看上这样的老板啊!
一旦有人跟他对上眼儿了,梁先生一抹嘴,急忙招手说:“进来看看呐!”
路过的求职者摇了摇头,快步离开。
“唉……”
“唉……”
和梁先生一起叹气的,还有在人才市场屡屡碰壁的金刚一号。
首先要说的是,金刚一号不缺钱。
他在国外打拼了将近二十年,不但赚够了养老钱,还有了自己响当当的名号。
某天,金刚一号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喝咖啡,突然觉得这样成天琢磨着怎么坑别人钱的日子,毫无意义。
于是他就回老家了。
回到老家之后,刚开始挺悠哉,天天像个散仙似的招猫逗狗,可时间一长吧,他觉得他就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儿,要不干点啥?
干啥呢?自己挑大梁他又嫌累的慌,寻思寻思就晃悠到了人才招聘市场。
去了三回,愣是一份工作都没找到。
一是他学历太高了,二是他的工作经验跟这个小城市格格不入,三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一点,他竟然是人才招聘市场最不受待见的那类人。
那类40+人群。
然后他就看到了梁先生那个门可罗雀的招聘格子间。
他不差钱,不差事儿,唯独就差点意思。
他看了看梁先生的招聘简章,又看了看梁先生那个人。
他觉得,有点意思。
他走了进去。
梁先生翻了一遍他的简历,金刚一号隐去了其他几点“劣势”,只留下了年龄大这一条。
二人各退一步,谁也不嫌弃谁。
金刚一号不在乎梁先生给的工资低。
梁先生也不在乎金刚一号的年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