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逃跑天子&rdo;图复明日暮途穷成泡影‐‐南明桂王朱由榔
南明桂王朱由榔(1623~1662)是历史上南明政权中称帝最晚、坚持抗清时间最久的皇帝,同时也是南明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初封永明郡王,清顺治三年(1646年)曾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故后世又称他为永历帝。
继承皇统桂王朱由榔也有着显赫一时的皇家血统:朱由榔的父亲、桂恭王朱常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七个儿子,算起来,朱由榔还是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弟。因此,从血缘上说,朱由榔是嫡正的皇系。正是有了这点&ldo;皇家血统&rdo;,朱由榔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登上所谓的&ldo;九五之尊&rdo;。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明末农民起义军之一、张献忠率领瞿式耜像的大西军进军湖南,桂恭王朱常瀛带着第三子朱由楥逃到广西梧州,第四子朱由榔却被大西军所俘,幸亏得到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吏保护,朱由榔才得以死里逃生,到梧州与其父相聚。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由朱由楥掌管府事。
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朝廷灭亡,广西巡抚瞿式耜有意拥戴朱由楥继位。但当时南明的政治重心仍在东南,支派甚远的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兄弟和黄道周等人的支持下捷足先登,由监国而称帝。瞿式耜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自己也因受朱聿键的猜忌而被调职。不久,朱由楥一病不起,朱由榔因此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桂王。
不久,隆武帝朱聿键在汀州遇害的消息传到湖广和广东、广西等地,在南明各地官绅中又一次引起极大的震动,皇室继统问题再次提上日程。在大多数官绅心目中,桂王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钧子孙中当时剩下的唯一藩王,因而是最合适的人选。同时,虽然朱由榔生性懦弱,但却&ldo;相貌堂堂&rdo;,据说很像其祖父明神宗朱翊钧。父、兄的相继去世,使他成为最有&ldo;资格&rdo;的朱明皇朝继承人。不过,朱由榔对做皇帝的言谈举止却一窍不通。凑巧太监王坤投入他的府中,懂得宫中&ldo;故事&rdo;,为其指点仪注,使他知道如何摆出皇帝的架势,不至于出丑。
清顺治三年(1646年)一月,明朝原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吕大器、陈子壮等人拥立朱由榔为监国,十一月十八日,丁魁楚、瞿式耜等人又拥戴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
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朱由榔为人懦弱寡断,贪生怕死,遇事毫无主见,用人又不当,实在承担不起中兴重任,因此从称帝之日起,便在逃亡中度日,人称&ldo;逃跑天子&rdo;。
就在朱由榔称帝之前,隆武帝朱聿键的弟弟朱聿已在广州被大学士苏观生拥立,正式称帝。在抗清的关键时刻,两个南明政权却不能团结一致,为争所谓的正统地位而大动干戈,互相攻伐。但是,没过几天,就传来了清军占领广州、绍武政权覆亡的消息。于是,朱由榔离开肇庆,经广西逃往湖南。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榔到达梧州,仍恐不安全,又经平乐府逃到桂林。
永历君臣的争相逃窜,给清军以可乘之机。二月间,清军将领李成栋占领梧州后,曾经派出一小股清军跟踪追至平乐府,进逼桂林。朱由榔依然故我,在四月间逃到了武冈。武冈守将刘承胤表面上保护朱由榔的安全,实际上是挟天子以自重。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清军将领孔有德率军向武冈进逼时,刘承胤向孔有德表示愿意献上朱由榔作进见礼。孔有德怀疑其中有诈,没有立即答应。刘承胤为了表示自己真心投降,一面下令将武冈城门严密看管,防止朱由榔出逃;一面自己剃头再次前往清军营中接洽投降。
武冈城中的朱由榔和他的一小批亲信见清军迫近,刘承胤行踪诡秘,感到情况不妙,请出刘承胤的母亲和兄弟刘承永,要求移跸靖州。在刘母出面干预下,才开了城门,朱由榔和少数朝臣带着宫眷匆忙出城逃难,象征皇帝威严的仪仗乘舆等都来不及收拾,全部丢弃在武冈,直奔广西柳州。顺治四年(1647年)九月,朱由榔到达柳州以后,瞿式耜请他移跸广西省会桂林。朱由榔却认为驻于广西内地比较安全,没有立即采纳他的建议,直到十二月初五日才再次来到桂林。
然而,事有意外,全州守军降清以后,广西门户洞开。顺治五年(1648年)正月至二月,清军孔有德部向桂林推进,朱由榔和宫眷、随驾官员不得不离开桂林,逃到南宁。四月,清朝两广提督李成栋反清复明,并派使者迎请朱由榔移跸广东。六月初十日,朱由榔由广西南宁起程,前往肇庆。由于李成栋反清归明,使朱由榔的永历朝廷管辖区域骤然扩大到广东全省以上。这本是好事,但却由此产生了以瞿式耜、李成栋为首的&ldo;楚党&rdo;和以堵胤锡、陈邦傅、王化澄、朱天麟为后台的&ldo;吴党&rdo;之争。
在瞿式耜、李成栋的支持下,左都御史袁彭年、礼部侍郎刘湘客、吏科给事中丁时魁、工科左给事中金堡、户科右给事中蒙正发等五人结党把持朝政,招权纳贿,人称&ldo;五虎&rdo;。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朱由榔逃到广西梧州后,开展&ldo;打虎运动&rdo;,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由此也使朱由榔的中兴之梦逐渐幻灭。
惨不忍睹的结局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清军尚可喜、耿继茂部攻克广州,孔有德部占领桂林,驻于梧州的朱由榔君臣再次仓促登舟,向南宁逃难。不久,清军又从柳州南下,危及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