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改革,不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稳定了明王朝的统治,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ldo;边境义安&rdo;、&ldo;太仓粟可支十年&rdo;、&ldo;太仆寺积金四百余&rdo;,&ldo;一时政绩炳然&rdo;。因此,他被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誉为&ldo;宰相之杰&rdo;。他也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ldo;中国经济第一人&rdo;,载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册。
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执政的第五年,他的父亲病故。按照封建礼法,他必须回家丁忧(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担心他离开后,正在进行的改革会受到影响。于是他让他儿子回家奔丧,自己仍然留在京城履行职责。他的改革本来就有人反对,于是他们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疏弹劾,有人甚至张贴标语攻击张居正。后来,明神宗处分了一些闹事者,对张居正的攻击才渐渐平息下来,但是反对他改革的人始终都没有罢休。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死,时年57岁。在他临死前的一个月,还上疏请求免去万历七年以前老百姓积欠的赋税,并获准施行。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万历皇帝还下诏罢朝数日,以示悲痛。并派锦衣卫护送张居正的灵柩回到故乡江陵,可谓尊荣至极!
但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万历皇帝又指责他:&ldo;罔上负恩,谋国不忠。&rdo;下旨削去他的官秩和谥号,并查抄他的家产,甚至要&ldo;斫棺戮尸&rdo;。张居正生前所举荐重用的人,统统被罢官为民;而被他罢免的官员,却又大都恢复官职。张居正十年呕心沥血推行的改革,至此基本上被一笔勾销。
导致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张居正与冯保的密切关系。大宦官冯保十分贪婪,史载张居正先后送给冯保名琴七张,夜明珠九颗,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二十万两。当冯保给自己修好生圹(墓穴)后,张居正亲笔给他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字里行间,极尽颂歌。终于换来了冯保对他的鼎力相助,使他在权力斗争中击败高拱,当上了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因此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宰相之杰张居正(2)
尽管张居正本人比较清廉,曾经拒绝过数以万计的贿赂。但是他只能以一个腐败人物作为自己的政治后盾,因而也只好用腐败手段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而这一切又必然导致他的腐败!张居正去世后,他生前的反对派决定先从冯保身上下手,上疏指控冯保大量贪污受贿,家资富饶胜过皇上,万历皇帝查抄了冯保后,果然发现了万贯家财。万历怀疑张居正也有大量财宝,于是下令查抄其家产,终于导致了张居正&ldo;祸发身后&rdo;。
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开始恢复张居正的官秩,重新给以葬祭。崇祯三年(1630年)张居正的冤案被平凡昭雪,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
张居正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状元首辅周延儒(1)
周延儒像周延儒(1593~1644),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字玉绳,号挹斋,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城镇)人。周延儒自幼聪颖过人,熟读经书。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年),他参加乡试中举,第二年参加京城的会试,夺得会元,一月后参加殿试,再夺状元。21岁的周延儒连中二元,少年得志,披红挂彩,骑马游城,万人瞩目,荣耀至极。按照惯例,周延儒以状元的身份直接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熹宗天启年间,升为右中允,掌管司经局(管理经籍的机构)。不久,又升为少詹事,负责管理南京翰林院。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继立,就是崇祯帝。当时明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政治黑暗,吏治败坏,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蒙古、后金不断侵扰,边境形势十分严峻。17岁的崇祯帝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诛魏忠贤,清理阉党,并大力选拔人才。身为状元的周延儒自然受到青睐。崇祯帝即位不久,便将周延儒召回北京,任命为礼部右侍郎。
崇祯元年(1628年)冬,驻守宁远的士兵因军饷拖欠发生哗变,袁崇焕单骑入营,平息哗变。但不久锦州又发生士兵哗变,袁崇焕奏请发饷。崇祯帝召集大臣商议,许多人主张批准。周延儒看出崇祯帝吝啬钱财,于是迎合崇祯帝的心思说:&ldo;过去边关用来防止外敌入侵,可现在要防士兵了。宁远士兵哗变,发给军饷,锦州士兵哗变,又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这样了该怎么办呢?&rdo;皇帝问他怎么办?周延儒说,&ldo;情况紧迫,不得不发,但得想个长久之策。&rdo;他的话深得崇祯帝赞赏。数日后,在面议时周延儒又说锦州兵变是由于将帅统兵无策而导致。崇祯帝一直担心是边将趁机要挟,听周延儒这么一说,放下心来。从此崇祯帝对周延儒十分器重。
不久大学士刘鸿训罢官,崇祯帝下诏推荐阁臣。东林党人钱谦益势在必得,派其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到处活动,结果吏部列出的十一人名单中没有礼部尚书温体仁和周延儒。按惯例,礼部尚书应获提名,钱谦益等以温体仁威望不够而没有提他,而周延儒深得皇帝器重,也被排斥在外,心中愤恨,于是他到处散布流言,说推荐阁臣之事被钱谦益党把持。同样遭到排斥的温体仁也愤愤不平,于是弹劾钱谦益浙江乡试作弊的旧案。崇祯帝在名单上没有看到周延儒的名字,心中本来就很怀疑。看到温体仁的奏疏后,立即在文华殿面讯,在温体仁、周延儒的质问下,钱谦益理屈词穷。结果钱谦益被罢免,相关人员受到处分,名单也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