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云龙真诚地说,"你们支持八路军,八路军保护你们。"
回团部的路上,李云龙和赵刚遇到了从旅部赶来的通讯员。小伙子满脸风霜,显然是一路急行军过来的。
"报告团长、政委!旅部急电!"通讯员敬了个礼,递上一封密封的信件。
赵刚拆开信,快速浏览后脸色变得凝重:"日军第36师团已经开始行动,正向我们根据地推进。旅部命令独立团立即向东北方向转移,到马家峪集结。"
李云龙接过信,仔细阅读。除了转移命令,旅长还特别提到要提防山本特工队的报复,并询问昨晚战斗的详细情况。
"看来大扫荡开始了。"李云龙折起信件,"通知各营,立即准备转移。伤员和乡亲们怎么办?"
赵刚早有安排:"重伤员随旅部野战医院行动,轻伤员跟着我们。乡亲们分散到各个秘密联络点,地下党的同志会照顾他们。"
转移工作迅速展开。独立团虽然打了胜仗,但面对日军大部队,仍然必须避其锋芒。这就是游击战的精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午后,队伍准备完毕。李云龙站在村口,看着战士们排成纵队,心中百感交集。小王庄虽然只驻防了短短一个月,却已经让他产生了感情。现在要放弃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实在不甘心。
"团长,都准备好了。"张大彪走过来报告。
李云龙点点头:"出发吧。"
队伍缓缓离开小王庄,向东北方向行进。李云龙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这个寂静的村庄。他不知道日军来后会如何报复,但此刻别无选择。
走了约莫五里路,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侦察兵飞驰而来:"报告团长!前面发现日军骑兵,约一个小队,正朝小王庄方向去!"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神。日军来得比预想的还快!
"全体隐蔽!"李云龙低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分散到路旁的树林和沟壑中。
不一会儿,三十多名日军骑兵从远处疾驰而过,钢盔和军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们似乎急于赶路,没有注意到隐蔽在路旁的八路军。
等骑兵走远,李云龙才命令队伍继续前进。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日军骑兵很可能是去小王庄的,而村里还有少数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来得及转移!
"老赵,你带主力继续按计划转移。"李云龙突然说,"我带特战队回去看看。"
赵刚一把拉住他:"你疯了?为了几个老乡冒这么大风险?"
李云龙眼神坚定:"那些老人是因为信任八路军才留下的。如果我们不管他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乡亲们?"
"可这是旅部的命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云龙已经下定了决心,"大彪,挑十个身手好的,跟我走。其他人跟政委走。"
赵刚知道拦不住李云龙,只好妥协:"一定要小心!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李云龙带着十一名特战队员,抄小路返回小王庄。远远地,他们就看见村子上空腾起浓烟。加快脚步接近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怒火中烧:日军骑兵正在村里烧杀抢掠,几间房屋已经燃起大火,村口的枣树上吊着两个人,显然是活活打死的。
"畜生!"张大彪咬牙切齿。
李云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冲动。我们人少,必须智取。"他观察了一下敌情,"鬼子分散在村里,正好各个击破。记住,优先救老乡,不要恋战。"
特战队员们分成三组,从不同方向潜入村子。李云龙带着张大彪和另一名战士,悄悄接近村中央的打谷场。那里有五六个日军正围着一名老者,用枪托殴打他。老者满脸是血,却一声不吭。
李云龙认出那是村里最年长的张大爷,已经七十多岁了。怒火瞬间烧红了他的眼睛,但他还是冷静地做了个手势:张大彪从左,另一名战士从右,他从中路,三面夹击。
"打!"
三支步枪同时开火,当场撂倒三名日军。剩下两个还没反应过来,张大彪已经冲上去,大刀一挥,一颗脑袋就飞了出去。最后一名日军举枪要射,被李云龙一枪击毙。
"张大爷!"李云龙扶起老人,"您没事吧?"
老人睁开肿胀的眼睛:"李。。。李团长?你们咋回来了?快走!鬼子人多。。。"
"别说话,我们带您走。"李云龙示意战士背上老人。
这时,其他小组的战斗也打响了。村东头传来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接着是日军惊慌的喊叫声。特战队员们按照训练时的战术,打完就换位置,让日军摸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李云龙小组救下张大爷后,又在一间着火的房子里救出了被困的刘奶奶。当他们准备撤离时,村西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冲锋枪声——不是日军的三八式,而是德制mp18的连发声!
"山本!"李云龙心头一紧,"他果然杀了个回马枪!"
情况危急。李云龙当机立断:"大彪,你带老乡们先撤,按预定路线追上政委。其他人跟我断后!"
张大彪想反对,但看到团长坚决的眼神,只好服从命令:"团长,您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