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梨生快步走来,晒黑的脸庞上满是笑容,"看看您孙子!"
Emily轻轻掀开襁褓的一角,两张红扑扑的小脸露了出来。王青山睡得正香,小拳头攥得紧紧的;王思远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王轱辘的手微微发抖,想抱又不敢伸手。最后是李青接过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得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回家吧。"她轻声说,生怕惊醒了怀中的小生命。
回村的路上,梨生兴奋地讲着澳洲牧场的近况。智能灌溉系统运行良好,第一批嫁接苗已经开花结果,当地农业部门甚至邀请他们扩大合作。
"对了,"梨生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Emily父母给您的礼物。"
李青打开信封,里面是两张去新西兰的机票和一家高级疗养院的预订凭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听说爸的腿不好,特意安排的。"梨生解释道,"那里有最好的温泉理疗。"
王轱辘刚要推辞,李青已经点头应下:"替我们谢谢他们。"她看了眼丈夫,"你是该好好休养一阵子了。"
车子驶入青山村时,夕阳正把合作社的玻璃建筑群染成金色。村委会前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欢迎王青山、王思远回家"的字样,下面还配着两个可爱的婴儿动画。
让李青意外的是,合作社广场上聚集了不少村民。看到他们的车,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菌生带头跑过来,手里拿着两个花环。
"欢迎小师弟!"他笑嘻嘻地把花环挂在婴儿车上,"咱们合作社后继有人了。"
原来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欢迎仪式。老人们争相来看新生儿,孩子们表演了排练已久的节目,连国际学校的老师都带着学生来送上了手工制作的贺卡。
"李社长,"老张婶挤到前面,塞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小红包,"这是咱们村的老规矩,新生儿要收扎根钱。"
夜幕降临,欢迎的人群渐渐散去。李青和王轱辘带着孩子们回到重新布置过的婴儿房。墙上挂着青山村和澳洲牧场的照片,小床上方是李建国做的星空投影仪,能模拟南北半球的星辰。
王轱辘轻轻摇晃着怀中的王思远,哼着走调的摇篮曲。李青则检查着王青山的尿布,动作生疏却温柔。两个小家伙似乎很适应新环境,不哭不闹,只是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一切。
"你看,"李青突然小声说,"青山的眼睛像你,思远的嘴巴像梨生小时候。"
王轱辘凑过来看,胡茬不小心蹭到了孩子的脸。王思远皱了皱小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逗得两人忍俊不禁。
楼下传来碗碟碰撞的声音,梨生和Emily正在准备晚餐。窗外,合作社的灯光依然明亮,值夜班的技术员们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丰收希望。
李青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青山村。二十多年前她来到这里时,从未想过会有今天——儿女成才,孙辈绕膝,合作社名扬海外。这片土地给予她的,远比她付出的要多得多。
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她身边,手里拿着那对新西兰的机票:"真要去啊?"
"去吧。"李青接过机票,"你这腿该好好治治了。再说。。。。。。"她看了眼熟睡的孙子们,"等他们长大了,你还得教他们种地呢。"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他们不再年轻的轮廓。但在某个瞬间,李青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暴雨中为她扛来抽水机的青年,那个用一条伤腿走遍青山村每寸土地的硬汉。
时间带走了青春,却留下了更珍贵的东西——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这些充满希望的下一代,还有他们之间那份历经岁月淬炼的情感。
楼下,梨生喊他们吃饭的声音传来。李青最后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推着王轱辘的轮椅向门口走去。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新的故事正在书写,而青山村的传奇,还将继续传承下去。
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轱辘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