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039;曙光号&039;卫星系统正常,所有科学仪器都处于待命状态。&0t;卫星组组长最后汇报。
科罗廖夫满意地点点头:&0t;很好,保持这个状态。别忘了,我们不仅仅是在进行一次火箭射,我们是在创造历史。&0t;
正在这时,座和一众委员走进了控制中心。所有人立即站直,向这位铁腕领导人致敬。
&0t;科罗廖夫同志,&0t;座直截了当地问,&0t;我们能赢吗?&0t;
科罗廖夫知道座指的是什么——与星条国的太空竞赛。
&0t;能,同志。&0t;他坚定地回答,&0t;我们的射窗口定在明天凌晨3点15分,比星条国的计划早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一切顺利,&039;曙光号&039;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0t;
座满意地点点头,但随即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0t;如果龙国呢?有没有他们的消息?&0t;
科罗廖夫和在场的情报官员交换了一个眼神:&0t;根据我们的情报,龙国的太空计划仍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持近期的卫星射。&0t;
座皱起眉头:&0t;不要低估他们。羊城展销会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0t;
情报官员赶紧补充:&0t;我们已经加强了对龙国西北地区的侦察,没有现任何大规模火箭射活动的迹象。&0t;
座思考了一会儿,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0t;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抢在星条国之前。这不仅是科学竞赛,更是意识形态之战。&0t;
他走近火箭模型,轻轻抚摸着:&0t;&039;曙光号&039;,多么美的名字。它将照亮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也将照亮北极熊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0t;
随后,座转向科罗廖夫:&0t;我需要保证,科罗廖夫同志。告诉我,一切尽在掌控之中。&0t;
科罗廖夫挺直腰板:&0t;请您放心,同志。火箭技术已经过充分验证,所有系统都有冗余设计。即使遇到小问题,我们也有应对方案。&0t;
座点点头,离开前最后叮嘱:&0t;祖国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0t;
座一行人离开后,科罗廖夫才松了口气。尽管表面自信,但他心里清楚,火箭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之一,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0t;继续最后的准备工作,&0t;他命令道,&0t;特别注意气象条件监测和遥测系统检查。&0t;
科罗廖夫走出控制中心,来到射架旁。仰望着高耸入云的&0t;红星&0t;火箭,他心中满是复杂的情感。这枚火箭凝结了北极熊国最优秀科学家们的心血,承载着一个国家的骄傲和梦想。
&0t;一定要成功啊,老伙计。&0t;他轻声对火箭说,仿佛在鼓励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
……
东方基地,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而紧张。李明远带领着&0t;天幕行动&0t;团队,紧盯着大屏幕上实时传回的卫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