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第三种是电磁脉冲弹头,代号&039;寂静&039;,&0t;李明远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0t;这可能是&039;长风&039;系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常规弹头。&0t;
王上校好奇地盯着图纸:&0t;电磁脉冲?这不是核爆才能产生的效应吗?&0t;
&0t;传统上是这样,&0t;李明远解释道,&0t;但我们开了一种新型高能电容器和脉冲生器,能够在常规爆炸的基础上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0t;
他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件:&0t;核心是这套&039;闪电系统&039;,它包含了级电容器阵列、高放电控制器和特制的线圈天线。当弹头接近目标上空时,会先引爆常规炸药,这个爆炸不仅本身具有杀伤力,更重要的是为&039;闪电系统&039;提供初始能量。&0t;
李明远放大了图纸上的某个部分:&0t;爆炸产生的能量被特殊装置转化为强大的电流,瞬间通过线圈天线释放,形成半径约1500米的强电磁脉冲场。这个脉冲强度足以摧毁范围内所有未经特殊防护的电子设备,包括雷达、通信系统、计算机和电力网络。&0t;
王上校听得目瞪口呆:&0t;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瘫痪敌方的指挥系统和防御设施?&0t;
&0t;正是如此,&0t;李明远确认道,&0t;&039;寂静&039;弹头特别适合用于瘫痪敌方的防空系统、通信枢纽和指挥中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不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减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风险。&0t;
他调出一段测试视频:&0t;这是我们在一个废弃矿区进行的小规模测试。我们在区域内放置了各种电子设备,包括收音机、电视机和简易雷达。&0t;
视频中,一个小型装置爆炸后,方圆几百米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失效,屏幕熄灭,指示灯熄灭,只有几台特殊防护的设备依然运行。
&0t;实际作战型号的威力将比这个测试版本强十倍,&0t;李明远说,&0t;足以瘫痪一座中型城市的大部分电子基础设施。&0t;
王上校深吸一口气:&0t;这种武器几乎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特别是在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0t;
&0t;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我们才优先开了&039;寂静&039;弹头,&0t;李明远解释道,&0t;在未来的战争中,谁能控制电磁领域,谁就掌握了巨大的优势。&0t;
李明远切换到第四种弹头的图纸,这是一个细长的、前端呈尖锥状的结构。
&0t;第四种是钻地弹头,代号&039;钻石&039;,&0t;李明远介绍道,&0t;它专门用于摧毁深地下目标,如指挥掩体、地下机库和弹药库。&0t;
他指着图纸上的细节:&0t;&039;钻石&039;弹头的外壳由特殊的高密度钨合金制成,前端是硬合金钻头,能够穿透最坚硬的岩石和混凝土。内部装有高性能定向爆破装置,爆炸方向主要向下和向侧面释放能量。&0t;
王上校研究着图纸:&0t;穿透深度能达到多少?&0t;
&0t;根据目标材质不同,穿透深度在50到100米之间,&0t;李明远回答,&0t;足以摧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下军事设施。更重要的是,即使不能完全摧毁目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次生震动也足以使地下设施严重损伤,无法正常运转。&0t;
他调出一段测试视频:&0t;这是在西部靶场进行的穿透测试。我们建造了一个模拟地下指挥所,混凝土厚度3米,埋深50米。&0t;
视频中,一枚缩小版的&0t;钻石&0t;弹头以惊人的度钻入地面,几秒钟后,地面猛烈震动,一个巨大的坑洞出现,大量烟尘和碎片喷涌而出。
&0t;测试结果显示,模拟指挥所被完全摧毁,&0t;李明远说,&0t;即使是经过特殊加固的地下设施,也无法承受这种精确的钻地攻击。&0t;
王上校点点头,表情严肃:&0t;这种弹头对付那些依赖地下掩体的目标特别有效。特别是一些国家把关键指挥设施都藏在地下,认为这样能避免常规打击。&0t;
&0t;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了&039;钻石&039;弹头,&0t;李明远解释道,&0t;让敌人明白,即使躲在地下几十米深的掩体里,也不是安全的。&0t;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王上校,然后按下一个特殊的按钮。屏幕上的图像立即被加密,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级别自动提升到最高级别,门口的警卫增加到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