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再败,开原城被夺,名将马林战死,面对这样的惊天信息,朝鲜王国的官场,再次发生震动。】
【西人党官员中的,左议政金尚宪等人,仍然坚持以“华夷之辨”为纲,以尊大明天朝为主。】
【金尚宪强调“大明虽暂挫,天朝上国根基未摇,我朝受壬辰再造之恩,岂能因一时兵威背恩负义?”】
【并主张将国书原封退回,甚至提议斩杀来使以明“尊明”之志。】
【然而,在朝廷的朝廷之中,西人党官员坚持的政策,必然会遇到东人党官员的反对。】
【东人党官员等人,驳斥西人党的“迂腐”,并奏言道:“壬辰之恩,我朝永不敢忘。”】
【然今时不同往日,大明连失抚顺,开原,边军精锐折损大半。】
【连杜松,马林,刘綎这样的大明名将,皆不是努尔哈赤之敌手,惨死在后金八旗兵之手,可见后金已是势不可挡。”】
【“我朝甲胄朽敝,粮库空虚,若因一封国书触怒强敌,兵临汉城之日,谁能保宗庙社稷周全?”】
【东人党官员的质问,让西人党官,无言以对,连大明天朝都一败再败,名将陨落,况且还有数千朝鲜将军在努尔哈赤的手上。】
【东人党官员,又进一步直言道:“华夷之辨固重,然国祚存续更急。努尔哈赤国书虽带威胁,却未逼我背明,不过是要我朝‘中立自守’。】
【“何不暂许其请,闭境绝战,待大明重整旗鼓、后金有隙可乘,再图后计?”
【“若执意斩杀来使、退回国书,便是自寻死路,届时纵有千万‘尊明’之理,也换不江山无恙!”】
【这时,也有其它东人党官员附和,称“明廷已如风中残烛,我朝若执迷不悟,恐成其殉葬之物”,主张“暂忍一时之辱,以保万民之安”。】
【然而,当朝鲜国王与朝鲜官员,还在争执不下之时。】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七月,努尔哈赤乘胜进军,进兵围攻铁岭城。】
【努尔哈赤,再次利用被李永芳,策反的铁岭卫参将丁碧,在努尔哈赤攻城时,再次与后金兵进行里应外合,打开了铁岭的城门。】
【最终,铁岭卫守将喻成名与李克泰战死,铁岭城被后金政权占据,铁岭城与沈阳城之间的距离,相隔也仅仅120里(60公里)。】
【努尔哈赤在成功拿下,开原城与铁岭城,两座大明的军事重镇之后,便将战略目标转向叶赫部与朝鲜。】
【并在叶赫部的边境与朝鲜边境,进行军事军事部署。】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人群之中,有人无力的说道:“又是间谍内应,里应外合,又是那些卖主求荣的人,打开了城门,让那奴破了我们大明的军事重镇。”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这后世的大明朝廷,真是太让人失望了,怎么可以养了那么多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之人当官的?”
。。。。。。
【当铁岭城,再次被努尔哈赤攻破,大明王朝此时无力收回开原城与铁岭城,甚至无法以军事力量压迫努尔哈赤与后金政权时。】
【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东人党官员,以及部分西人党的官员,都开始畏惧了。】
【慕强与畏强,是绝大多数朝鲜人的秉性,尤其是南朝鲜人与东人党的朝鲜官员,更是又惊又惧。】
【在《满文老档》的记载中,努尔哈赤攻占铁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