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处一辆三轮车拐了过来,陈灿把方向盘打了个大弯才躲了过去。
开了一个小时,姜小柔总算有点入了门。也算是有惊无险,陈灿暗暗擦了把冷汗,手还在姜小柔的手上没有松开,两个人手上都是汗。
“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农场看看,你慢慢开,我来开导航。”
陈灿看到一个农场离这里只有十公里,对姜小柔说道。
车子以三西十公里在龟速行驶,花了快二十分钟才到目的地。
远远看到农场出租几个大字,还留了电话号码,地头上三三两两几个农人在耕作,陈灿随便找人问了一下,最后还是首接拨打了老板的电话,没一会一个中年黝黑的汉子就骑着电驴赶了过来。
这是一个占地500亩的农场,不大不小。陈灿看着感觉还可以。
“老板,你这农场转租不?”
“我这刚下好苗呢。”
黝黑的汉子有点为难。
“地里的东西不用动,一起算在里面。”
原来这黝黑的汉子还是村支书,早年在外面做生意发了点小财,老了回村养老,经不住大伙劝说,想着也是要做事情,于是把大家伙的地都整了出来借着江源市的旅游资源想搞个生态农庄。
结果口罩三年,首接把这位汉子拖垮了,原来从来不下地的他也干起了农活,整个人晒黑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好在很多是欠村里面的,大家理解他也没有找他催债。
原本以为口罩后会好一点点,没想到更差了,产品也找不到销路,农家乐也做不起来,还是入不敷出,雪上加霜,出售的牌子挂了大半年,来询问的人都寥寥无几。后来一波人过来说搞什么生态农业,骗完一波补贴就跑路了,只收到了几万块钱订金。
陈灿听完黝黑汉子的诉苦,比起这位汉子陈灿还是幸运了很多,至少还没有大额负债,后面还有了空间。
“这样吧,我这边提供资金,技术和销路,这边还是由你们来管理,我这边以市场价购买农场的产品,整个农场我占8成股份,你们以村委会的名义签合同占两成的股份。”
黝黑的汉子叫赵启刚,看起来六十了,实际还只有不到五十。
“好,我召集村里几个商量一下,您先进来喝口水。”
赵启刚对陈灿客气了起来。
陈灿也驱车跟着进了村里。
两人下车进了个院子坐下,一个纯朴的大婶端了茶和一些水果过来。
“客气了。”
陈灿开口说道。
没过一会,一群人在越启刚的带头下走了进来。
“我们商量好了,大致同意你的方案。”
最后陈灿以800块一亩价钱和村民先签了十年合同,一年一交,同时一次性补偿了现在的青苗费10万块钱,有了前车之鉴,村民们都要看到钱才同意。
“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农场所有的产出只能卖给我们,你们自己吃一点可以,但要是发现卖给别人,前面三次罚款,再后面就取消合同,你们还得支付违约金,这些我都会写进合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