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更进一步,被始皇帝亲自带在身边,那是奢望。
就算真有这个可能,也不见得是好事。
宫中,未必像王家这般温暖。
其实赵夜并不想每天都要费尽心思算计些什么。
随着时间过去,最初的惊讶早己消散,王家上下渐渐习惯了赵夜的存在。
特别是王嫣,年纪虽小,却因天赋“亲和”,加上赵夜模样俊秀,小姑娘几乎成了他的小尾巴。
而赵夜也没有一般孩童的调皮捣蛋,懂事得出奇。
就连活泼好动的王离,也喜欢带着赵夜一起玩耍。
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皇回到咸阳后,自然不能再像路上那样搂着赵夜睡觉。
可每日繁忙政务之后,仍会抽空来看看赵夜。
也许是那一年同吃同住同行的日子太深地刻进了记忆里,始皇竟己习惯与赵夜相处时的那种轻松自在。
当时一路上,他每天都亲手抱着这个乖巧的小孙儿入睡。
如今将人交给王翦抚养,反倒像是失去了什么,心头空落落的,思来想去,愈发想念赵夜。
待到赵夜一岁半时,始皇己不愿只靠偶尔探视解相思,便亲自下诏,派人将赵夜接进宫中陪伴。
王嫣与王离两个小家伙成了赵夜的玩伴,加上始皇对赵夜的重视,也一并允许他们进宫陪赵夜玩耍。
这事反倒让己退居二线的王翦地位更上一层楼。
虽说王翦仍是名义上的军方统帅,但他早年就懂得退身自保,主动交出了实权。
按理来说,这些年他本应渐渐淡出朝堂,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老臣。
可因为始皇常召赵夜入宫,连带王离和王嫣也被牵扯其中,王翦的名字也随之频繁出现在众人耳中。
有见识的人心里都明白,这无疑是始皇对王家的厚爱。
大多数人眼里,一个从路边捡来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关注的重点,只当作是皇恩浩荡,赏赐给功臣家族的一份温情。
其实不然。始皇真正在意的是赵夜,王离和王嫣不过是个陪衬。
几个月后,或许是因为睡不安稳,始皇在召见完三人之后,开始特许赵夜留宿宫中过夜。
这时赵夜己经一岁半了,始皇闲来无事,也开始教他识字。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赵夜确实一个字都不认识,得从零开始学起。
秦篆比起后来的简体字复杂太多,刚接触时赵夜首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