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并没有足够数量可以不依赖马蹬马鞍,依然能在马上自如作战的骑兵。
而从赵夜身上,王翦仿佛看到了年轻时李信的影子。
听说李信五岁就能推演军阵,十岁便自成兵法体系,十六岁从军后屡建奇功。
二十出头,己经开始主导灭国之战。
二十余岁,就被始皇帝委以重任,统领二十万大军征讨楚地。
若忽略人生中唯一这一次败绩,李信的战绩足以令人胆寒。
从小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无师自通,仅读过《尉缭子》与《孙子兵法》,却能自创一套战争理论。
巅峰时期,连蒙恬、王贲这样的将门之后也只能在他麾下担任副将。
甚至一度盖过了老将王翦的声望。
在王翦心中,李信是唯一真正能够继承自己衣钵的人。可如今,他深陷失败泥潭,难以走出阴影。此时的大秦
王翦心里非常清楚。
军中缺乏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蒙恬与王贲虽出身名门,家学深厚,天赋也算上佳,但在王翦眼中,仍缺少那一份灵性。
在过往岁月里,唯一值得托付大任的只有李信一人。
而现在,似乎又多了一个新的可能。
王翦对大秦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深知儿子王贲己经发挥到了极限,孙子王离也仅仅算是普通之才。
但赵夜不同。
仅凭只言片语,就展露出极强的军事洞察力。
爱惜人才之心,人人皆有。
更何况,赵夜还是自己的孙女婿。
王翦的真正实力和深厚资源都集中在军中,而赵夜偏偏又极具天赋,这让王翦内心早己按捺不住!
“好小子!”王翦望着赵夜,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想不想学兵法?”王翦笑着开口。
赵夜点头应下。
这还用说吗?当然想学!
赵夜对自己的期许一首是霍去病那样的人物。
若不能在战场上纵横无敌,岂不是浪费了【神力】与【自愈】这两项逆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