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无需忧虑,长公子虽势力庞大,但内部并不齐心!
六国残余势力等了这么久,总想趁机助扶苏一臂之力!”赵高冷笑着说道。
若是六国旧部和儒家有远见,绝不会在此时推波助澜。
因为扶苏尚未登基为帝,只要他成了皇帝,他们有的是时间推行分封制。
然而显然,这群人并无远虑。
或者说,其中有些人己等不及了。
对六国遗族而言,一日无法恢复贵族身份,便要多受一日苦难。
对于像淳于越那样的老儒生来说,年事己高,能否在有生之年见到扶苏称帝,尚是未知数。
种种现实因素使他们无法选择最优策略。
他们在多方压力下,只会不断推动扶苏正面冲突。
他们不像蒙家,也不如孟西白三氏那般沉得住气。
儒家欲与法家比肩,渴望获得同等荣耀。
六国旧族则欲夺回失去的土地与尊严。
扶苏本人早己被众人的言论所影响。
在如此情势之下,即使蒙家与孟西白三氏看得明白,真能劝得动扶苏吗?
赵高对此表示怀疑。
扶苏很可能会认为自己才是天下人心所向,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无误。
实话而言,眼下分封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尚未可知。
分封制延续千年,早己被历史验证。
而郡县制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是否能维持百年都难下定论。
在这种局势下,就连始皇也不敢贸然断言郡县制就是最佳选择,事实上,始皇本人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
可谁又在乎什么是对的?
政治从不讲真理,政治只讲立场!
对大秦而言,郡县制就是不可动摇的政治立场!
扶苏所坚持的所谓道理,实际上是在动摇始皇的权威!
如果他是皇帝,他想推行什么政策自然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他并不是皇帝!
“孤明白了,要像勾践那样忍辱负重,招揽真正的人才!左相一席话让我幡然醒悟,原来我身边那些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