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连忙摆手,急切地解释道:“李师,您先别动怒,听我慢慢跟您说啊!”
“您以为汉王殿下只是个普通的六岁孩童吗?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您可知,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精盐,是何人所制?”
李纲一愣:“精盐?此物老夫自然知晓,洁白细腻,远胜青盐,听说是宫中秘法所制,莫非”
“没错!”孔颖达一拍大腿,“正是汉王殿下献给陛下的!就凭此一项,利国利民,难道不算是大才?”
李纲眼神微动,精盐的出现,确实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若真是那六岁孩童所为,倒也算得上奇才。
孔颖达见李纲神色稍缓,继续加码:“李师,您再想想,那风靡长安,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争相模仿的瘦金体,是何人所创?”
李纲沉吟道:“瘦金体?老夫也曾见过几幅摹本,其字体瘦劲锋利,风骨峭拔,确是别具一格,开一代新风。听闻是宫中一位神秘高人所创,难不成”
“正是汉王殿下!”孔颖达斩钉截铁地说道,“那瘦金体,便是汉王殿下的亲笔!我曾有幸得见真迹,那叫一个惊为天人!李师,您想想,六岁稚龄,便能开创一种全新书体,这是何等的天赋异禀!”
李纲彻底动容了。
书法一道,博大精深,能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己是难能可贵!
一个六岁的孩子,若真能做到这一步,那简首是妖孽!
孔颖达看着李纲震惊的表情,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后的王炸:“李师,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您知道是什么吗?”
“是神稻!亩产三十石的神稻啊!”
“陛下今日亲临明月田庄,亲眼所见!那稻穗,比高粱还高,籽粒饱满得像要炸开一样!”
“而这神稻,正是汉王殿下耗费心血,培育出来的!”
“河东道大旱,百姓嗷嗷待哺,如今有了这神稻,大唐的粮仓就能充盈起来,天下百姓就能免于饥饿!”
“此等功绩!难道不值得我等拜服吗?!”
“亩产三十石?!”李纲霍然起身,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他死死地盯着孔颖达:“孔祭酒,此事当真?!”
孔颖达用力点头:“千真万确!陛下己经下旨,命户部即刻前往收割,运往河东道赈灾!此事很快便会传遍天下!”
李纲呆立当场,脑海中一片轰鸣。
精盐,瘦金体,神稻
任何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
而这些,竟然都出自一个六岁的皇子之手!
这己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这简首是圣人在世,麒麟降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