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样的话,大唐究竟是这些军人的大唐,还是您的大唐呢?”
刘皇后这番话成功地说服了惧内的李存勖。
沉默片刻后,他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那就不封赏了吧。”
【李存勖拒绝封赏有功将士,让许多中低层的士兵们大失所望。】
【但李存勖刚刚吞并了梁国,威望如日中天,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去质疑、反对他。】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是不由摇头。
【秦始皇嬴政:太离谱了,别的事情抠门也就算了,怎么能在有功将士的封赏上抠门呢?】
【汉武帝刘彻:愚蠢,实在是愚蠢之极。后唐甚至都还没有一统天下,李存勖就搞出这种行径,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隋文帝杨坚:难怪后唐只是五代之中的第二代,就这种作风不可能统一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李存勖就是耳根子浅,只听枕头风和那些吹捧的话,逆耳忠言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的。】
【明太祖朱元璋:军队是一个国家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根基,连军队的待遇都能克扣,不是脑残到一定地步的皇帝,真做不出来。】
历朝皇帝对李存勖各种疯狂抨击,一句好话没有,全是臭骂。
汉初世界中,刘恒看着刘邦刚刚发出去的那条弹幕,心中有些疑惑。
“父皇,您当年是怎么做的?”
刘邦哈哈大笑。
“朕当年?那当然就是让下面的弟兄们怎么爽怎么来,狠狠地抢个够!”
刘恒一脸的不理解。
“这样不会让人觉得大汉军队过于残暴了吗?”
刘邦笑着摇头。
“当然不会。你想想吧,历史上的大唐军队是什么评价,什么表现?”
唐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刮地三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唐出兵的话,抢夺到的战利品是极为丰厚的。
大唐的府兵制度可是明文规定,出征的士兵们要自备战马、武器、甲胄。
在古代,单单这些东西那就是一大笔钱。
俗话说得好,杀头的买卖有人干,亏钱的买卖没人做。
为啥大唐府兵们明知道战马武器甲胄要花一大笔钱,去打仗还可能会死,却偏偏踊跃参军呢?
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只要大唐打赢了,大家抢回来的战利品价值将会远远超过这些先期投资。
赚钱的事情,当然拼了命也要干啊。
打仗有丰厚的利益,大唐府兵便可马踏草原,屠遍西域,搞定一切不服。
府兵制后来为何逐步衰败,除了土地兼并让很多府兵没办法支付前期战马武器装备的钱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抢不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