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说赵匡胤的曾祖、祖父啥的,就说他亲爹赵弘殷。
后汉时,赵弘殷是护圣都指挥使。
后周时,官至检校司徒,封爵天水县男,与儿子赵匡胤一起执掌禁军,时人以为荣耀。
去世时,赵弘殷被后周朝廷追赠太尉、武清军(潭州)节度使。
谁家老爹不停升官,还被叫做“家道中落”?
赵德芳再度傻眼。
搞了半天,自家父皇所谓的“乞讨生活”,就是单纯为了卖惨?
为啥都没有人揭露过呢?
赵匡胤悠然抚须开口。
“你说朕对士大夫好不好?”
“好,那可太好了!”赵德芳不假思索地开口。
大宋是有史以来对士大夫最好的王朝,真正的“刑不上士大夫”。
考虑到刚刚经历过五代十国那种武夫独断的时代,大宋对文官士大夫而言简直就是天堂!
赵匡胤笑呵呵地继续开口。
“朕再问你,笔杆子掌握在谁手里?”
赵德芳恍然大悟。
笔杆子当然掌握在士大夫手里!
赵匡胤对士大夫们这么好,士大夫们理当回报赵家皇族,又怎么可能说对赵家不好的话呢?
就算有几个特立独行的傻子想要这么干,整个士大夫阶层都会自将其镇压!
赵匡胤笑呵呵地开口。
“朕当初在各地游历,确实是碰到了一些麻烦。”
“但什么家道中落,那就是某些人为了拍朕马屁搞出来的东西了。”
“德芳啊,谁告诉你人生一定要先苦后甜的?”
“朕从小的生活甜得很,比当世绝大部分人都要甜,长大之后不也成功开创一代王朝?”
赵德芳沉默良久,憋出一句话。
“那古往今来,为何历代先贤和皇帝总是教育我们要学会吃苦呢?”
赵匡胤右脚翘在左脚上,微笑开口。
“傻孩子,店小二不吃苦,难道要大掌柜吃苦?”
“臣民们不吃苦,皇帝哪里有好日子过呢?”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接连和辽国激战两年后,后晋遇上了大麻烦。】
唐末就已经是天灾不断,到了后晋时期更加频繁。
雨季时有水灾,旱季时有旱灾。
冬天有寒灾,夏天有蝗灾。
好不容易挨到秋天,辽军南下,兵灾来了!
河北地区被搞得十室九空,饿殍遍地。
偏偏冯玉为了迎合石重贵的享受,还在疯狂盘剥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