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辈分是唐武宗李炎的叔叔,但李炎为人比较豪放,非常不喜欢李忱内向的性格,多次在皇家聚会上当众把李忱当成小丑来取笑。
李忱也只是沉默,偶尔尴尬一笑。
这样的一个人,在宦官集团看来无疑是非常容易掌控的。
【李忱上台后,立刻在马元贽等人的建议下驱逐了李德裕为的李党,重新启用牛党的令狐绹来主持政务。】
【数年后李德裕在崖州过世,李党随之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于大唐政坛。】
【牛李党争是一个后世非常喜欢热衷于炒作的政治斗争,但事实上无论牛党还是李党,都只不过是宦官集团的玩物傀儡。】
【后世握着笔杆子的士大夫耻于承认先辈们是提线木偶的事实,极力在记载中避免提及宦官,妄图用“牛李党争”证明士大夫才是中晚唐的核心集团。】
【事实上,牛李党争唯一的亮点就是李德裕在获得了宦官集团时任领袖杨钦义的全力支持下缔造了大唐六年盛世,其他数十年的时间里牛党和李党都只不过是一群碌碌无为的废物。】
【就在李忱登基后,另外一件影响了华夏历史的大事件伏笔,也正式生。】
李忱登基的第二年,二十六岁的黄巢风尘仆仆地来到长安。
“第八次了……”
看着长安的城门,黄巢心中默念。
这已经是第八次参加科举了!
脑海中还回荡着家中父亲的话。
“巢儿,近些年来,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实在是没办法支持你继续科举了。”
“你若是这一次再考不中的话,就安心在家继承家业吧。”
“孩子也十岁了,再过几年,让孩子去考科举便是。”
黄巢深吸一口气,自言自语。
“这一次我可是带了足足七千两,怎么也能成事了!”
带着破釜沉舟的心态,黄巢跟随人流走入长安城。
接下来的镜头里,黄巢带着许多钱财四处打点。
即便是一个门房,也要送出去几十两银子。
让那些个朝中的贵人们看一眼文章,都要花费几百两。
但那还仅仅是看一眼罢了。
“我家老爷说了,你这文章不行,拿回去吧。”
“我家公子说了,文章不行,出身更差,断不可能中榜,走吧。”
……
花钱如流水,但却处处遭拒的黄巢带着决然之心,走入了考场。
数日后。
“我中榜了,我又中榜了!”
“哈哈,我终于也中榜了!”
在别人的欢呼雀跃中,黄巢一脸落寞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