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把他在哪里灭亡
——
阳山脚下。
数千华夏士兵向阳而立,黄压压一片。
他们摘下了自己的帽子,举起自己的右手,用最高的注目礼向死去的战友们致意。
他们正前方。
一个男人正在放声歌唱。
随后所有士兵跟着唱了起来。
他们会吗?
不会。
他们会吗?
他们会了。
因为歌词的一字一句都仿佛刻入了骨子里,唱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焉能不会。
阳光如血,将整片战场都染成暗红色。
数千名华夏士兵伫立在尸山血海之间,脚下是焦黑的泥土,混杂着碎裂的弹片与干涸的血迹。
他们的军装残破,有的染着硝烟,有的浸透了战友的鲜血,却依然挺首脊梁,像一排排不倒的青松。
左边,是一个巨大的土坑,里面层层叠叠堆满了牺牲战友的尸体。他们有的紧握钢枪,有的仍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有的脸庞年轻得像是还未真正活过。泥土覆盖了他们,却掩不住那股铁血不屈的气息。
右边,是一座狰狞的京观——日寇的首级被整齐地垒起,黑红相间的头发在风中微微颤动,像是无数扭曲的鬼脸,又像是胜利的旗帜。每一颗头颅都代表着一场厮杀,每一道伤口都刻着仇恨。
士兵们悲呛地站着,歌声就在这片森然中响起——
歌声低沉而悲壮,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
有的士兵声音沙哑,有的喉咙哽咽,但没有人停下。
他们唱着,仿佛在告诉地下的兄弟——看啊,他们还在战斗!
仿佛在向天上的英灵宣告——血债,必将用血来偿!
风卷起尘土,掠过京观的头颅,发出呜咽般的低啸。
士兵们的歌声在战场上回荡,像一把把利刃,穿透血色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