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出宫第三日,长安街头的阳光依旧刺眼,晃得人睁不开眼。
他眯着眼,感觉这阳光跟李二那老爹看他的眼神一样,带着审视和压迫。
他今天要去工部查勘西渠的竣工图。
这西渠可是关系着整个长安的用水,马虎不得。
工部那群老家伙,一个个油滑得很,没点真本事,早就被历史的车轮碾成渣渣了。
李承乾心里清楚,这群人里肯定有人是李泰的人,指不定就等着给他下绊子呢。
到了工部,那些老家伙果然开始跟他打马虎眼,一会儿说图纸还没整理好,一会儿又说负责的人不在。
李承乾也不恼,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眼神却冷得像冰刀子。
“各位大人,孤的时间很宝贵,如果今天看不到图纸,那孤就只能亲自去找父皇汇报了。”
他这话一出,那些老家伙的脸色顿时变了。
谁不知道现在皇帝老爹对太子殿下意见很大,要是再参上一本,那还得了?
很快,图纸就被“整理”出来了。
李承乾仔细地看了看,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才带着人离开了工部。
回东宫的路上,经过永安坊,李承乾眼尖,一眼就瞥见街角一家茶肆门口挂着盏“明心灯”。
这“明心灯”可不是普通的灯,是李承乾根据现代的护眼灯原理,改良设计出来的。
东宫里用的都是原版,造价可不便宜。
让他惊讶的是,这茶肆门口挂着的仿品,竟然跟东宫的原版几乎一模一样!
“我去,这山寨的度也太快了吧!”李承乾心里暗骂一句。
更让他觉得不对劲的是,这灯的标价竟然只要十文钱,还引得百姓争相购买。
要知道,这年头,信息传播度慢得要死,这仿品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冒出来,还卖得这么便宜?
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李承乾不动声色地命随从买了两个“明心灯”回来。
回到东宫,他立刻把灯拿进书房,关上门,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徐惠和武媚娘站在门外,大气都不敢出。
她们知道,殿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承乾先把灯的外观仔细观察了一遍,确认跟原版没什么区别后,就开始拆解灯座。
这灯座是整个灯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难仿制的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把灯座拆开,现内壁上刻着一行极细的编号:“壬三”。
“壬三?”李承乾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编号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武媚娘曾经交给他的那块铜牌!
那块铜牌上,也刻着一个“壬三”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