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这娘们,真是不让人省心!
李承乾心里暗骂,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云淡风轻的太子笑容。
这女人,不愧是能从尼姑庵一路杀到皇位的狠角色,手段真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啊!
地藏院法会前三日,长安城里突然冒出一种邪乎的说法——“灯魂说”。
据说,夜里赶路的人经常看到孤零零的灯笼自己移动,灯光下映出的影子也不是人的形状,而是像“冤魂寻路”一般。
更诡异的是,街头巷尾的小孩子们还编出了一新童谣:
“灯不照心,火不归根;
地藏开龛,旧人还魂。”
这童谣听着就让人心里毛,尤其是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更是吓得晚上连门都不敢出。
徐惠将这件事禀报给李承乾,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殿下,此事恐怕并非偶然,背后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李承乾眉梢一挑,问道:“哦?依你之见,是谁在搞鬼?”
徐惠沉吟片刻,说道:“这童谣的传播路径与之前的有所不同,并非像往常那样由乞丐们口口相传,而是通过尼庵施粥时附赠的‘莲花签’传播。”
“莲花签?”李承乾来了兴致,“这很有趣,拿来给我看看。”
徐惠从袖中取出一叠莲花签,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拿起一支细细端详,这莲花签是用竹片制成的,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仔细观察,却能现竹片上隐约有一些淡淡的痕迹。
“这竹片有问题。”李承乾说道。
徐惠点点头,解释道:“这些竹片经过特殊的药水浸泡,遇热显字,签文暗藏谶语。”
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哦?是什么样的谶语?”
徐惠神色凝重地说道:“签文的内容都指向‘七月十五,解脱之门’。”
“七月十五,解脱之门……”李承乾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道寒光,“看来,她是打算在地藏法会上搞事情啊!”
“殿下,更危险的是,”徐惠继续说道,“如果‘冤魂寻引’的说法坐实,百姓们恐怕不敢靠近灯笼,那我们之前辛辛苦苦推广的‘贞观灯’计划,可就功亏一篑了。”
李承乾冷笑一声,说道:“她不传命令,她造信仰。这武媚娘,真是好大的手笔!”
“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徐惠问道。
李承乾她不是想借着宗教仪式蛊惑人心吗?
那我们就来一个‘以正破邪’!”
他立刻吩咐徐惠:“你模拟出签文显影的方法,我要看看这武媚娘到底耍的是什么花招。”
徐惠领命而去,很快便找到了让签文显影的方法。
原来,只需将竹片放在高温的香炉旁烘烤,竹片上的药水就会生化学反应,显现出隐藏的文字。
李承乾看着显影的签文,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武媚娘已经放弃了人力传递消息的方式,转而利用宗教仪式的集体心理来传递指令。
信徒们在高温的香炉旁跪拜时,签文就会自动显现,暗示着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