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慈恩庵在月色下显得格外静谧。
武媚娘藏身于此已是第三日,白日里帮着庵中的尼姑们整理药草,诵经礼佛,晚上则把自己关在房中,借着昏黄的烛光,一页页地翻阅着法融搜集来的《药政院备案册》。
这《备案册》记录着长安城内所有药园的详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种植种类、产量等等。
武媚娘知道,这是李承乾接手药政之后,为了更好地管理药材而做的备案。
她翻得很慢,很仔细,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她的手指在粗糙的纸面上摩挲着,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感。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让她感到一丝心安。
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
长安城南,七处新药园,赫然标注着“东宫协济”的名义。
这七处药园的位置,让她心中一动。
她记得,当年为了秘密培育赤金蕊,她曾暗中考察过长安城南的土地,在那里选定了几个隐秘的育种之地。
她连忙往前翻阅,找到了那七处药园的具体位置。
仔细比对之下,她现,竟然有五处药园,正好位于她早年秘密育种之地!
武媚娘的指尖轻轻抚摸着纸面,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不知道李承乾是如何得知这些地方的,也不知道他为何要以“东宫协济”的名义在那里建立药园。
但她隐隐感觉到,这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
她的目光落在那五处药园的产量记录上。
其中一处药园,标注着“亩产赤金蕊三斗”。
武媚娘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很清楚,那里的土壤偏碱性,并不适合赤金蕊的生长。
即使经过改良,也不可能达到亩产三斗的产量。
“除非……”
她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除非是改变了赤金蕊的品种。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法融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他手中端着一盏清茶,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媚娘,夜深了,喝杯茶歇歇吧。”
武媚娘抬起头,看着法融,问道:“大师,这《备案册》上的产量记录,可是真的?”
法融将茶盏放在桌上,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媚娘,有些事情,你不必太过在意。”
“不,我必须知道。”武媚娘的语气坚定,“这几处药园的土壤,我曾经考察过,并不适合赤金蕊的生长。如今却记着亩产三斗,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法融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说道:“非土变,是种改。”
“种改?”武媚娘的
“东宫试药堂去年冬天便在西原试种新苗,根细茎韧,耐碱抗寒。”法融解释道,“这种新苗,是经过改良的赤金蕊,更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