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御医,苏尚书,今日请两位来,是想请你们帮我做个见证。”李承乾指着那十坛药,缓缓说道,“我要当着你们的面,把这些药拆封称重,逐一记录。”
孙思邈和苏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们虽然知道太子殿下行事不按常规,但也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法来辟谣。
李承乾可没管他们怎么想,直接撸起袖子,开始拆封称重。
他动作很慢,也很仔细,每称完一坛,就让徐惠把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每坛药的重量、称具的编号、司药的姓名、监工的印戳……
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才把十坛药全部称完。
第二天,一份《药重实录》新鲜出炉。
李承乾大手一挥,在上面加上了一句话:“若有虚,斩我名下!”
然后,他命飞骑军连夜赶制了十份抄本,张贴于七园门口及西市三处巡医点。
长安百姓,一觉醒来,就看到了这份“药重实录”。
白纸黑字,字迹工整,数据详尽,甚至连称具的编号都写得清清楚楚。
一开始,大家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这肯定是东宫的阴谋。
但渐渐地,就有人忍不住开始核对,拿着“药重实录”上的编号,跑到药园里,一个一个地比对。
结果现,这上面写的数据,竟然和药园里公示的完全一致!
这下,老百姓们开始动摇了。
高履行上朝的时候,特意奏报了此事:“殿下,流言已经平息了。”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不够,还不够。光靠一张纸,是没办法完全消除百姓的疑虑的。”
他转头看向徐惠:“徐才人,你再出一策。”
徐惠沉吟片刻,说道:“殿下,不如我们择个日子,在杜曲园设个‘开坛日’,邀请百姓亲临监督制药的全过程。让他们亲眼看看,这药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李承乾一听,顿时乐了:“好主意!就这么办!”
柳如意和裴雨柔得知此事后,也主动请缨,联名号召长安百姓踊跃报名。
崔明远听说东宫要搞什么“开坛日”,立刻跳了出来,嚷嚷着要派御史监场。
李承乾倒是无所谓,直接答应了。
不过,他又加了一个条件:“可以,但孙御医也要当众立誓,若有欺民,老夫自焚药炉谢罪!”
这消息一传出去,长安城彻底沸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连崇仁坊那些平日里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老儒,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要带着自家孙子,去杜曲园“开开眼界”。
“开坛日”当天,阳光格外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