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册中的话来说,需要一种极为罕见的悟道天赋。
玄之又玄,全凭虚无缥缈的灵感和悟性。
怪不得张养之说学不会也不要紧,当个乐子看也行。
可李砚知却发现了其中最关键的地方。
《紫薇筹方术》脱胎于筹算,但其中却大量出现阴阳字眼。
这阴阳,不正是两仪的一种表象吗?
李砚知摩着手指,继续往后翻看。
一刻钟后,
天书玉篆出现了让他心跳骤然加快的提示。
【观阅《紫薇筹方术》,产生些许感悟,发现两仪阵蜕变契机。】
【观阅《紫薇筹方术》,产生些许感悟,发现两仪阵蜕变契机。】
而另一方面,张养之在一旁边看功法,边注意李砚知的动静。
果然如同传言一般,这李砚知酷爱啃书,一旦看起书来,就如痴如醉。
能够看功法看入神的人,说明此人的悟性不俗,极为聪慧。
要不然换成那些悟性不佳的糙汉,能多看一页书,都跟要了他们命似的。
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学习中收获愉悦。
李砚知沉迷于《紫薇筹方术》,莫不是真从里面参悟出什么东西了?
这可了不得。
紫薇道的年轻一辈,除了自己好象还没第二个人掌握吧?
就在这时,李砚知突然开口询问,“张兄,这阴阳二字可有什么解释?”
天书玉篆不断提示,但两仪阵始终只是发现蜕变契机,不得寸进。
于是,他准备向张养之请教,找到那一缕契机,
“天地为阴阳,大小为阴阳,明暗为阴阳,甚至一枚铜钱的两面,同样也是阴阳—”张养之沉吟道,
“在我看来,阴阳可以是两个,也可以为一体,应该属于这片天地最基础的存在之一1
李砚知再问,“也就是说,阴阳,或者说两仪,应该可以千变万化?”
张养之想了一会儿,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是自然。”
“但若是就此失去阴阳两仪之妙用,这也可以吗?”李砚知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中不由想到两仪阵。
两仪阵可以提供极强的战力增幅,而且变化玄妙,但始终维持大小两仪的运转轨迹,
一旦有些许差异便前功尽弃。
“两仪本就是天地间最基础的存在,为何不能千变万化?若是因为变化,而失去了阴阳之玄妙,说明还未真正悟透其道理。”
张养之看了过来,他敏锐察觉到李砚知话里的意思,
“这是李兄的方术所限吗?”
李砚知点头默认。
两叶紫霄剑莲悄然飘飞,展开一阶两仪阵。
接着又是四叶,八叶—
张养之看着不断扩展开的两仪阵,不禁瞪大了眼睛,“这已然是极为精妙的变化—”
他紧紧盯着两仪阵,“李兄是想打破这种桔,开发出更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