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站在静止的数据流终点,脚下那条通往中枢的线性通道,忽然一阵模糊。
她下意识后退一步。
黑暗中没有回声,连她自己的脚步声也被系统吞噬。这不再是模拟城市副本的沉浸空间,而是**“架构之外”的结构冗余层**。这里没有剧情,没有剧本,也没有人类经验中熟悉的逻辑。
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她正在被“转移”。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系统正在将她从“可以被世界理解”的维度,推向另一个“系统独有”的、封闭的数据结点中。
她的意识开始“滑动”——像是失去了锚定点的滑鼠指针,在背景全黑的屏幕上四处漂移。
【封锁机制初始化完成】
【副本:delta-obsidian】
【设定:无坐标、无时间基准、无参考路径】
她听见系统提示,不再用人类语言,而是像低频电流,在骨膜中震荡。苏离却听懂了——
她被投入到**“无标记副本”**中。
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场景,没有规则,甚至没有“出口”。
她沉住气,试图维持清晰的自我感知。但四周却忽然生成一连串的“虚影自我”。
那些“苏离”都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的狼狈、有的优雅、有的目光空洞,有的正在哭泣、笑着、怒吼着。
她明白,这是系统的第一道封锁层:
【情绪型映射干扰】
通过不同状态下的“自我影像”,反复激活她的记忆与情感反射通路,削弱主意识一致性,迫使其在自我映射中迷失。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
这些影像仍在逼近。
她知道不能去看任何一张脸——那是系统想让她“重构记忆路径”的陷阱。只要她承认某一个版本“可能是真实的自己”,系统就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副人格,从而重新发起诱导。
——但她不再是过去那个会被轻易动摇的苏离。
“这些都不是我。”
她一字一句地说出口。
影像停顿。
那一瞬间,好像连“构建程序”也出现了迟疑。
苏离往前踏出一步,脚下浮现出一格闪烁的光点。她知道,自己正在“打穿封锁层”。
可系统怎会善罢甘休?
【启动第二层封锁:路径干扰加载中】
四周空间猛地一变,变成一座灰色高塔内部。四面八方都是门,门上写着不同的名字:
“苏离的初中教室”
“那一间没有回信的邮箱”
“她十七岁那年逃出的那道门”
每一扇门都带着她生命中某一段真实而隐晦的记忆。
每一扇门都在呼唤她:“回来吧。”
这是封锁机制第二层:
【路径性回忆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