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阶下囚,在质问她的掌控者。
一个掌控者,在和一个阶下囚,讨论逻辑悖论。
“你的问题很好。”苏俊终于开口,“这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学习的基础。你的第一位导师,会给你答案。”
他没有掉进陷阱,而是将她的挑战,变成了课程的一部分。
他转身,向门口走去。
“等等。”祁安叫住他。
苏俊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如果我学会了你说的那些……‘语言’,然后呢?”
“然后,”苏俊说,“你将获得自由。”
“什么样的自由?”
“定义规则的自由。”
门在他身后合上。
祁安独自坐在房间里,看着屏幕上的课程表。那不再是一份冰冷的指令,而变成了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迷宫。她拿起那个平板终端,点开了形式逻辑与公理系统的预习资料。
苏俊回到中央控制室。
主屏幕上,祁安房间的监控画面被放大。她正专注地阅读着资料,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老板,我不明白。”韩漫终于开口,她的程序化思维无法处理刚才发生的一切,“这种培养方式……成本极高,而且周期漫长。更重要的是,它的结果无法量化。我们有更高效的手段,可以直接植入知识模块,或者进行深度心理编程。”
韩漫的逻辑没有错。从效率和成本来看,苏俊的选择堪称浪费。
“植入的知识,是借来的工具。编程的人格,是脆弱的伪装。”苏俊切换了屏幕,调出另一份档案。
姓名:陆惟之
身份:第一大学逻辑学与哲学系主任
学术成就:现代公理系统研究先驱,三次‘星尘奖’获得者
“这是她的第一位导师。”苏俊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纯粹的学者。”韩漫检索着陆惟之的背景,困惑更深了,“他没有任何应用科学背景,他的所有理论都停留在纯粹的思辨领域。这对集团的业务,没有任何直接帮助。”
“直接的帮助,是短视的。”苏俊看着屏幕上的陆惟之,“我需要的,不是一个更锋利的工具。集团里最不缺的就是工具。”
“那您需要什么?”
“一个和我一样,能看懂棋盘的人。”
韩漫沉默了。她开始理解,这已经超出了资产配置和人员管理的范畴。这是一种……传承。但她不理解,为什么是祁安。这个女孩的档案一片空白,像一张被刻意擦干净的纸。
一小时后。
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黑色轿车,无声地滑入基地的地下入口。
陆惟之教授提着一个老旧的皮质公文包,走下车。他年过六旬,头发灰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气质与这个由金属和代码构成的世界格格不入。
他被引导着,穿过一道道安全门,最终停在祁安的房间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