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燕国慕容 > 第187章 拓跋珪平城变法施铁腕无辜张衮遭贬(第2页)

第187章 拓跋珪平城变法施铁腕无辜张衮遭贬(第2页)

几日后的平城街头,工匠们正忙着拆除旧有的毡帐,大兴土木。拓跋珪以迁都为契机,加紧了汉化进程,他已决定按照中原国家习俗即皇帝位,改元天兴。

城中到处可见告示,命令国人改掉以前留辫的习俗,一律束加帽。不少鲜卑老族人手抚自己世代相传的辫,眼中满是不舍与抵触,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慕容轩与林婉清路过一处正在施工的宫殿工地,只见无数工匠正挥汗如雨,殿宇的梁柱已初具规模。林婉清轻声道:“没想到短短时日,平城变化竟如此之大。”

慕容轩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感慨道:“拓跋珪是铁了心要推行汉化。按照北魏旧习俗,每年夏初要祭祀天神和宗祖庙,夏末去阴山做退霜祈祷,秋季刚开始时去西郊祭天。如今全都改了,要完全依照中原国家的古制祭庙、朝会。”

“这对鲜卑人来说,怕是难以接受。”林婉清看着一位鲜卑老人对着告示唉声叹气,“就像把习惯了草原游牧的狼关进笼子,必然会有反抗。”

这时,一个年轻的鲜卑士兵路过,听到他们的话,忍不住接口道:“是啊,我们鲜卑人在草原上自由惯了,这突然要改习俗,实在有些难以适应。但陛下的命令,我们又不敢违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轩看了他一眼,问道:“那你觉得,这样的改变对北魏是好是坏?”

年轻士兵挠了挠头,“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大家都有些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林婉清轻声道:“其实,拓跋珪也是为了北魏的长远展,只是这过程可能会有些艰难。”

年轻士兵点点头,“希望一切都会好吧。”说完,他便匆匆离开了。

他们正说着,看到张衮在几名小吏的陪同下,正在巡查坊市的规划情况。他虽被贬职,却仍心系新都建设。慕容轩与林婉清走上前去,张衮看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苦笑:“二位还未离去?”

“听闻先生在规划坊市,特来看看。”慕容轩拱手道,“这平城的布局真是宏伟。”

张衮点点头,指着图纸介绍:“平城分皇城、外城和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他顿了顿,又道,“朝廷还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以后城内会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种上弱柳、丝杨、杂树,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定会是花团锦簇一般。唐代文人张嵩的《云中古城赋》里描绘过平城昔日的壮丽,说这里‘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将来定会是这般景象。”

林婉清赞叹道:“先生真是用心良苦。”

张衮却叹了口气:“只是这汉化之路,注定充满荆棘。拓跋珪把各地官员、豪强尽数迁到平城充实人口,可草原牧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怀疑、排斥、反抗像瘟疫一样蔓延。就像清朝末年,人们从土地耕种走向机器大生产,总会有诸多不适与抵触,何况是这般彻底的生活方式变革。”

慕容轩皱眉道:“难道没有办法缓解这种矛盾吗?这样下去,北魏内部恐生大乱。”

张衮无奈地摇摇头,“我曾多次向陛下进言,要循序渐进,安抚民心。可陛下急于求成,听不进去啊。”

林婉清思索片刻,“或许可以让一些鲜卑贵族带头接受汉化,这样下面的百姓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张衮苦笑道:“谈何容易,那些鲜卑贵族大多顽固不化,他们视传统为命根子,怎肯轻易改变。”

夜幕降临,平城的宫殿内灯火通明。拓跋珪正在与大臣们商议“离散部落”的政策。这项政策由张衮策划,旨在将部落中的牧民离散,强制解散有血缘关系的各部落,分给土地让牧民耕种,把他们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不再隶属于部落大人。

“陛下,贺兰部已按计划处置,贺讷大人如今已是无所统领的孤家寡人。”一名大臣奏报道。

拓跋珪点点头,眼中没有丝毫怜悯:“这只是开始,其他部落也照此办理。解散后的部落牧民变成普通民户,分地定居,不许自由迁徙,部落君长大人也当作普通民户看待。”

这时,以拓跋仪和穆崇为的鲜卑贵族站了出来,拓跋仪沉声道:“陛下,此举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许多牧民世代游牧,根本不懂耕种。”

拓跋珪脸色一沉:“不懂可以学!朕已亲耕籍田,带头务农,他们为何不能?”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厉,“鲜卑要在中原立足,必须改变游牧习性。匈奴、羯、氐、羌各族早已适应农耕,我们不能落后。”

穆崇上前一步,“陛下,话虽如此,但这骤然改变,牧民们难以接受啊。他们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自由自在惯了,如今要被束缚在土地上,心中定会不满。”

拓跋珪怒目而视,“不满?难道他们想看着北魏在这中原大地无法立足?朕这是为了北魏的千秋万代!”

拓跋仪赶忙说道:“陛下息怒。我们并非反对汉化,只是希望能有更妥善的办法,既能推行汉化,又能安抚民心。”

拓跋珪冷哼一声,“你们若有良策,便说出来。若只是在这里反对,朕绝不轻饶!”

朝堂之外,张衮的府邸中,他正与慕容轩、林婉清谈论着此事。张衮忧心忡忡:“离散部落,看似狠心,实则是为了鲜卑的长远展。可这一举动,无异于断掉游牧民的根,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慕容轩问道:“先生为何坚持如此?”

张衮叹了口气:“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在魏晋之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匈奴人谱写了这个神话,羯人和氐人,还有慕容鲜卑人继续着神话传说,最终结局均以悲剧收场。我意识到单纯靠胡人的武力统一不了天下。鲜卑民族想要在中原立足,比起其他各族困难更多,他们长期生活在大草原,对农耕很陌生。只有让他们变成汉人,才能真正立足。”

林婉清担忧道:“可这样一来,汉人和鲜卑人的矛盾会更加激化。”

“你说得没错。”张衮点点头,“‘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许多部落联盟中人家的子孙失业了,不肯务农,拓跋珪只得赏赐爵位安慰。以拓跋仪和穆崇为的鲜卑贵族已经开始反攻,把矛头指向我们汉人集团。”

慕容轩皱着眉头,“看来这局势越复杂了。张大人,您身处其中,可要多加小心。”

张衮苦笑着摇摇头,“我如今已是被贬之身,他们还能把我怎样。只是担心你们,在这平城,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林婉清咬咬牙,“张大人放心,我们会小心的。只是拓跋珪如今的行为,实在让人担忧北魏的未来。”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