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侍从们把五粮液倒入每一张食案上的碗形杯中,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在大殿之中。
张宝藏等大唐的官员们因为之前已经喝过五粮液,对这样的酒香并不陌生,故而表现得很淡定。
而禄东赞等吐蕃使团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第一次闻到如此浓郁的酒香,故而此时表现得颇为激动。
只见这些吐蕃人象被无形的丝线牵引,不自觉地往前倾了倾身子,鼻翼快速翕动着,体会着殿中酒香。
禄东赞不仅是一个大唐通,而且还是一个爱酒之人。
他不但去年亲自来过大唐长安,品尝过多种美酒,并且平时也没少从游商手中买大唐的酒喝。
但此刻,他敢发誓,他从未闻过如此美妙的酒香。
这酒香,初闻是高粱焦香混小麦醇甜,外层绕着新米的清甜,往里是糯米的绵柔。
转瞬间,窖香沉缓浮现,带着老窖湿润气与木质陈香,不刺鼻却厚重。
各种香味交融得极为均匀,层次分明没有任何违和之感。
“好香的酒!”
禄东赞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句。
他曾以为郢州春已是世间至味,可此刻与五粮液的浓郁酒香相比,那郢州春的清雅竟显得有些单薄了。
难怪大唐这位鸿胪寺卿会说郢州春不配与五粮液相提并论。
禄东赞被这酒香勾得心痒,不过张宝藏这个主人还没有举杯,他身为客人自然不能自顾自先喝。
于是他只能压下心中的躁动,耐心等待起来。
相较于禄东赞,吐蕃使团中那些之前初次来到大唐、来到长安的人,表现得更为夸张。
在吐蕃,他们饮的低度米酒只有单调的米腥气,若保存不当还会发酸,哪里见过这般复杂又勾人的香气?
他们直勾勾地盯着自己食案上的酒,满眼只有两个字:想喝!
张宝藏见吐蕃众人这副模样,心中暗笑这些人没见过世面,却浑然忘记了,他当初第一次喝到五粮液的时候,表现并不比这群吐蕃人强多少。
“正使及诸位吐蕃的客人,欢迎来到大唐!为了两国的和平与友谊,让我们一起举杯!”
张宝藏举起了自己的酒杯。
闻言,禄东赞与其馀吐蕃使团的人迫不及待地举起了自己的酒杯,他们早就等不及要品尝这美酒了。
便在这时,张宝藏想起自己第一次喝五粮液之时的情形,便先好心地提醒了一句:
“诸位,这酒与你们以前喝过的酒不一样,比较烈,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最好小口喝。”
“张大人放心,我们吐蕃人个个善饮,酒量好得很!再烈的酒都喝过!”
吐蕃使团的副使昂日琼浑不在意地回答。
他在吐蕃便是以酒量好而着称,所以并不把张宝藏的提醒放在心上。
倒是禄东赞,一向行事谨慎,暗自记下了张宝藏的话。
便在此时。
张宝藏高声说道:
“诸位,同饮!”
说完,他自己率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