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林也犹豫,还是直接顺下去就行?
顺下去好像也可以,自己现在的速度,保持的也足够快。
应该足够……
足够?足够什么?
赵昊焕觉得好笑。
加特林。
这可是后程,是冲刺区,不是你擅长的途中跑了。
这里。
是我的优势区!
赵昊焕这里压住步频,同样不让自己加大损耗,在维持最小损耗的同时,保持着不错的速度朝着前面的加特林发起冲击。
加特林的教练米切尔看着,感觉应该是稳妥了。
这个东方选手,也压了自己的步频,应该是不可能反超了。
到底第一的位置,就是比第二会更好。
这也更加有利于决赛出成绩。
米切尔自己是运动员,参加过大赛,很清楚大赛里面,道次的重要性。
可是……
事情的发展。
出乎了米切尔的预料。
八十米,八十五米,九十米……
这个东方人竟然还在不断地“加速”?起码看起来视觉效果是这样!
还在“加速”,不断的“加速”。
怎么可能?
他的步频明明降下来了啊。
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可能的追求膝关节角度在垂直缓冲阶段过渡到离地瞬间阶段的一定范围差值最大化。
兰迪看着微微露出笑容。
虽然他主要是负责跟进苏神,但是赵昊焕这边,他也是做了优化的。
主要是这个……
怎么帮助赵昊焕尽可能节省体能的情况下,维持速度,拿下半决赛的好位置。
以便决赛来出成绩。
谁都知道步频的偏高使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换频率过高快,消耗大量能量,同时引起神经系统疲劳,进而影响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发挥,引起动作的僵化,技术变形,肌体消耗等等。
所以他这里利用赵昊焕的生理优势做了一个变化。
基于冠军模型新给赵昊焕开发了一个模型变式。
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
利用自己的生理条件,强大的身高,天然巨大的步幅,压住步频使得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换频率不过热的同时,用自己的步幅顺下去。
别人这么做,会降速很大,即便是苏神,也一样。
但是他的步幅和后程速度顺下去。
最后二十米,绝对有可能做到。
只要他做好上面这些细节段。
当然,这一枪,赵昊焕做得很不错,堪称零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