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自然是知道元二夫人是谁的,那是安逸如,唐婉清的亲姨母,元箫的二婶,安宁爵府的大姑奶奶,安定侯府的二夫人。
无论哪一个身份,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人脉自然不会少,也够硬。
李夫人握住了李国珍的手。
“妹妹,有些人脉是越用越多的,有些是攒着,等重要的时候,用在刀刃上。元二夫人,你去京城后,等打点好了,你可以提东西去拜访,但不要麻烦人家。
真有什么大事,你再用这一层关系。”
李国珍这些年也跟着李夫人经营铺子,平时,李夫人也会指点她人情世故这一块。
现在她听着李夫人的话,明白了她大嫂的用意。
李国珍点点头,“大嫂,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嗯,多写信,有事商量,没有就报平安。”
“好的。大嫂,家里就你辛苦一点了。”
李夫人拍拍她的手,温柔的笑着。
“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
宋元康夫妇二人就启程上京。
雷氏一早就起来了,不时的望着东边。
宋老头知道她是舍不得宋元康两口子,“娇娇,天凉,你怎么站在这里?
这个时辰了,他们应该已经出发。
放心吧!
他们也不是小孩子,老四家的还有这么多随行的下人。
元箫不也说了吗?
他派人在暗中保护,会一路送他们到京城。
到了京城,那你就更不用担心了,里里外外都打点好了。
有元家的人帮忙,又有安家的亲戚,国子监那边,赵夫子也写了信的。
再说,李大人肯定也有自己的人脉,他肯定舍不得老四家的在京城困难。
反正吧!
你要放宽心!
孩子大了,总是要离开的。
当年老二去经营,听说那边打仗了,当时我那个愁呀,你不也安慰我吗?
你指着树上的鸟窝,跟我说,孩子就像小鸟一样,长大了就得飞走。
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
雷氏收回视线,扭头看着宋老头,“我啥也没说,你怎么就说了这么一大堆呢?
我是看看今天会不会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