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情形,黄一天没有选择,既然把改革的形象竖起来,那么就要不停的走下去,这次被否决,还有下一次,只要是对百姓有利,对干部工作有利的工作,自己就要坚持不懈,有句老话说的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对于组织部长职位的职能,黄一天来上任之前已经跟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次交流,知道干部调整工作是最重要也是最为敏感的。在江南省,利用干部改革做文章而获得社会议论的干部有很多,但是最成功的有两位,一是原树强市委书记王明,二是原南海市委书记何知章。
提到王明这个人,当初有很多专家学者总结出一个名词叫“王明现象。”“王明现象”是中国官场中的特例,归结起来表现在几个方面。
王明在树强市当市委书记期间,思想的精华就是“压缩式发展”论,此人最长挂在嘴上的言论就是:“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多年的路,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王明做出了几个重大决策,就是利用干部职位来做文章,一是关于招商引资。他曾经给政府官员和教师这些吃财政饭的人,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给予招商引资的人一定奖励,有功有位置。二是强制拆迁。当地老百姓曾用一个顺口溜来形容王明的强制拆迁:“王明望一望,拆到南关荡,王明手一挥,拆到沂河堆。”“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王明没看到。”用拆迁,来考核干部。三是婊子当家,一卖了事。王明当市委书记期间,从国有单位的门面房,到所有国企改制,“能卖不股,能股不租,以卖为主。”乡镇卫生院、医院,学校能拍卖就拍卖,能出售就出售,总之是一卖到底。卖出去后,让很多干部就做不了干部。
尽管王明的改革为他招来更多的是“骂名”,但王明本人似乎并不在意,因为实际上,这些“骂名”主要来自那些经受不起他激烈改革的地方官员,而不是老百姓。
他曾经多次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访谈,他一人曾经上了三期,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上过焦点访谈的干部没几个能有好下场的,王明却是个例外,此人不断被提升,目前依旧是身处中国的高位。
至于李知章,他最惹热议的一项举措莫过于在当地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此事在社会上反响也是很大,因为被淘汰的官员不一定是不优秀的官员,那些整天不和群众打交道的人,很有可能被评价为好的官员。虽然这项改革,后来全国都没有大范围推广,但是李知章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名扬内外”,此人目前也是身居高中国位。
黄一天想,自己现在很年轻,有足够的时间为百姓做些实事,自从到普水当县委副书记的任命下来后,他每天更加关注报纸和新闻上干部任用之类的新闻,就像是开蛋糕房的人,每天必定会关注鸡蛋的市场价格,毕竟是跟自己每天工作的内容主要部分密切相关,自然是要关心的。
中央主要领导对于这两位在社会上争议性很大的人物都给与提拔重用,这就很明确的向全国的组织部门干部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在提拔调整干部的过程中,要敢于大胆改革,这样不仅提拔了别人,也为自己获得提拔的基础和政绩。
黄一天关注这些,并不是想对两位领导的做法提出什么意见,而是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思路,那就是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打破成规,走创新发展之路,走改革之路。
自从听马魁梧说要调整一批干部的时候,黄一天就在想用改革这样的一个大方向和原则来调整干部,就是一个新的领导干部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烧火的干部,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干部。
黄一天不想做默默无闻的干部,但是没想到改革这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看来想要改革成功,必定要忍人所不能忍才行。
想到这里,黄一天摇头苦笑了一下,他见天色已黑,正准备往回走,回去休息,就在这时候,突然,听到前面岔道好像有人说话,在这寂静的夜里,那人说话的声音随风飘来,每个字都很清晰。
“阿琳啊,我的心思你难道还不知道吗?你跟着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你……”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听声音这兄弟喝得不少了,吐字很不清楚。
“王部长,您醉了,我还是打电话要人送你回家吧!”
“不,不,马琳,你送我回去……你……你……”
黄一天神色一窘,心想自己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了,正想绕路走,可是岔道口停着一辆皇冠车,挡住了路口,他正准备从车旁绕过去。
“啊!别,别!王部长,哎呀!”
黄一天突然听到一声尖叫,一个人影从岔道左侧窜了出来,正是马燕的妹妹。
黄一天暗道不好,连忙蹲下身子假装醉酒呕吐,不过马燕的妹妹还是看见了他。
“啊!黄……部长!您是要回宾馆吗?”
女人憋了半天,才叫出了这个称谓,脸上的神色也恢复了冷静。
“啊!啊!”
黄一天将错就错,眼神迷离的看了她一眼,卷着舌头结结巴巴的说道:“哦,你好啊!你,你怎么也在这里啊?”
这时,宣传部的王部长从路旁的树丛中也走了过来,估计是刚才受了惊吓,舌头也灵活了,脸上的酒意也荡然无存了。看到黄一天,他主动上前打声招呼:
“黄书记,这么晚一个人在这闲逛呢。”
黄一天打量了这个王部长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王部长身材比较瘦小,一身西装笔挺打扮的倒还精神。黄一天客气的回应了一声,正想着,这样的局面,该怎么收场。
马燕的妹妹主动挽起黄一天的胳膊说:“来,黄部长,看样子你醉的不轻,我送你回去吧!”
王志军看了一眼马燕的妹妹,又看了一眼黄一天,眯着小眼睛说,既然黄书记喝醉了,你做件好事也不错,赶紧送黄书记回去吧,咱们有空再聊。
王志军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客气的跟马燕的妹妹挥挥手,转身上了自己的皇冠轿车。
马燕的妹妹假装扶住黄一天,直到皇冠车飞驰而去,才把手松开。马燕的妹妹有点尴尬的说,黄书记,让您笑话了。
黄一天笑了笑,没出声,这种时候,无论说点什么好像都有点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