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明王府,明王妃好容易盼到儿子回来,跟儿子说了几句话,对方就说累了要歇息。明王妃赶紧让他回去休息,可一会儿,伺候世子的老嬷嬷神色古怪地来回明王妃,“世子殿下喊了好长的菜单,给了小厨房去准备。世子去了书房,整理他带回来的东西去了……”
明王妃一怔,问,“你吞吞吐吐的,到底要说什么?说吧,我不怪你。”
“王妃容禀,”老嬷嬷悄声,“世子似在等人。王妃,咱们家今日有客人?”
“没有啊,”明王妃想起她昨日想请林挽衣来家中,也被儿子拒绝了。可儿子今日这样子,这是在等谁?
她又想到儿子回来第一件事,居然不是回府,而是翻了陆家的墙,去见慕兰音。若是她的儿媳妇,她自然觉得好气又好笑,可偏偏是慕兰音!
明王妃心情复杂,难道儿子等的人是慕兰音?
明王妃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竟不知道自己该抱什么样的心思。她也和明王世子一样,忐忑不安了一整天,跟着儿子一起等人。
“林姑娘来了!”门房来通报。
明王妃一下子惊喜,“快去叫世子!”
她喜笑颜开,如果是林挽衣,那便很好。虽然这几年她和林挽衣不冷不热的,但好歹是她看中的儿媳妇,想着林挽衣嫁过来就好了。
“王妃娘娘!”林挽衣撑着伞过来,笑盈盈地给她请安。
“下雨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下雨了还来。”明王妃口上嗔着,眼里却满是笑。
她一瞥目,看到一个嬷嬷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口,一下子不高兴了,“不是让你去请世子了吗?”
“世子说……他累了,在歇息。”嬷嬷小声。
明王妃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林挽衣却微笑,安抚明王妃,“世子殿下赶了这么远的路,许是累了。我也不是什么客人,哪里值得世子殿下来陪客呢?再说,”她声音小下去,“世子进京,知道的人少,见面的人也是越少越好。”
虽然有人知道明王世子这是提前入京,但没有明说,就不算大错,圣上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若是大家都喊着世子回来了,皇帝肯定要拿世子问罪。
明王妃勉强笑笑,拍拍林挽衣的手:这姑娘,真是太懂事了。
她又想起另一个姑娘——也是太懂事了。
姬司言不见林挽衣,明王妃便知道他真正等的是谁了。可看起来,慕兰音似不会来了。
不来的好,万万不能来。若早应该心死,何必让人的心再活过来呢?既然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后面也不应该反悔。
明王妃虽然有些怨慕兰音,可这几年下来,姬司言总不回京,又兼慕兰音一直和明王府交好着,她也渐渐想通了。姬司言喜欢的那姑娘,除了出身,哪里都好。最不好的,是那姑娘放下了,她儿子却放不下。
所以,慕兰音回京三四年了,姬司言却不回京。他一回京,就想见她,人家姑娘却不想见他……
明王妃叹口气,对林挽衣越发和气了。当年若不是她以死相逼,姬司言也不会答应跟辅国公孙女订婚。可订了婚,却像是耽误了人家姑娘……
明王妃跟身边婆子说,“司言那孩子一晚上没睡,现在还忙着,也不知道累。你送一碟子点心去,说我的意思,让他歇一歇,”看向林挽衣,“你也跟着去劝劝吧。”
林挽衣笑容温婉,“是。”
姬司言坐在凉亭中,看着一桌已经凉了的菜出神。雨越下越大,时有雷电划空,他通身冰冷,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竟有时空错乱、回到当年的感觉。
那时候,她也是毁约。
现在,她还是毁约。
那时候,她明明答应了的,可她就是不来。
而现在,她还是不来。
既然总不来,为什么要答应?他姬司言便这样好欺负吗?
感情,真是太伤人了。
他头垂在双臂肩,半晌抬不起来,握紧的拳头微微发颤。这情啊,真是太伤人了。他不要了……他再不想要了。
“世子殿下,林姑娘得王妃的命,到书房给你送茶点了。”一个小厮冒着雨跑来喊世子殿下。
众人都心中忐忑:世子殿下本来在书房,谁晓得怎么又来凉亭喝酒了。
好一会儿,姬司言才起身,往凉亭下走去。小厮连忙要撑伞,但世子已经大步走入了雨中,众人小跑着在后面追,到后来都没给世子殿下挡住雨。
姬司言站在书房门外,看到一个绿衣少女倚着书桌,随意翻着他桌上的书册,唇角一抹淡笑。
他淡声,“你在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