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株将银子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说:“当然是女儿挣得,难不成谁还平白无故的给咱们不成。”
菜二一双眼睛瞪得牛眼似的,问:“怎么挣得?去哪儿挣得?”
他对女儿的能力不怀疑,可是想不明白怎么能挣这么多,到哪儿去挣这么多。
林株清了清嗓门说:“女儿不是昨儿晚上没回来么?你们可知道女儿做什么了?”
菜二两口子满忙追问:“做什么了?”
林株很神秘地说:“女儿给金公子做了手擀面。你们是不知这些个有钱人,吃多了山珍海味,就想吃一口我们这家常便饭。那金公子啊,吃了我娘的手擀面,就怎么也忘不了。他不是这段时间忙么,也没时间过来。昨儿女儿去了。就命女儿做。”
菜二娘子听有人对她做的手擀面念念不忘,高兴地双眼冒光追问:“你是怎么做的?”
林株说:“我就是照娘平时做的样子做的。一道工序都没落。娘还别说,做出来那味道同娘做出的一摸一样。金公子一高兴,就赏了女儿一个金片。女儿想金片爹带在身上也不好用,便去镇上的钱庄兑换了银子,刚好值十两。爹你就带着吧,万一路上遇到什么状况也好派上用场。”
她当然不敢说银子是上次陪金小光放纸鸢得来的。当时没全部交付给爹。自己留下来的,
这个理由可是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想的她很辛苦,费了很多脑细胞的。。
菜二两口子对女儿的话一点不怀疑。菜二心里更是激动万丰,妻子对自己体贴,女儿能干。此生何求。
他笑呵呵的看着桌上的碎银说:“株儿,爹带上两三两就行了。剩下的给你娘藏起来。以后给你当嫁妆。我女儿这么能干,以后的嫁妆可不能少。”
林株说:“爹,你都带着吧。还是那句话。穷家富路。至于女儿,你就不要操心了。你不是说女儿能干么,既然能干,还操心什么嫁妆啊。在这我娘可说了。好男不图家产好女不图嫁妆。”
女儿这么能干又懂事。
菜二两口子笑眯眯的收拾东西。
菜二一走,菜园顿时冷清了许多。
马上就是四月了。该是土豆下种,也是移栽菜苗的时候。
菜二临走时交代这些菜都不抢时间,等他回来再说。
菜二娘子心急,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草灰。
她想先将土豆种下去,土豆这种菜虽然很贫贱,却是四季菜。就是燕府那样的官宦人家也离不开。每年种植的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而且也帮了他们一大家子的忙,几乎少半年的时间。土豆顶了粮。
一大早的,她便戴着破旧的草帽,端着一盆破了芽的土豆去了院墙最那头的地里,手里拿一把小铲。
林株也戴上菜二编制的麦秆草帽跟了上来说:“娘,你下种子,我来填土。”
说着话看了眼菜二娘子的破草帽。娘也太节俭了吧,爹去年帮她们母女两每人编了顶帽子,林株还在上面缝制了可爱的图案,她就是舍不得戴,脑袋上就扣着这顶又破又烂的。
菜二娘子忙说:“去,你去做你自己的。记得戴上手套不要动土。这边的事儿娘一个人就行了。”
她嘴里的你的事儿,说的是林株木屋里的菜苗。
林株知道娘是绝对不会让她帮忙的,种土豆这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将蓬松的菜地铲个小坑,将切成块的土豆放进去,让长出的芽朝上,撒一把草木灰埋上土抚平就行。熟练的人根本不用起身,只要挪动身子就行。不过不会干的干起来就不容易。
林株也不坚持,提着一桶水就去了木屋。木屋里的西红柿幼苗已经长得根茎粗壮,有五六片叶子了。应该可以移栽了。
西红柿不喜欢日照时间太长,她便选择了靠院墙一边的地,可以遮挡太阳。
她带上娘帮她自制的布手套,也拿着一把小铲子,将十几株看起来很茁壮的西红柿苗小心翼翼的连根铲出来,尽可能的让它带着泥土,然后更小心的端在一个大簸箕里。,来到早已选好的菜地。
算计好间距,很认真的挖了个半尺多高的坑,将菜苗慢慢的放进去,扶正了,壅上土,浇上水。
她第一次做这件事,做得很认真,很投入。就连大门外大黄狗的叫声也没去注意。
好不容易将最后一棵载好,就看到一个影子在自己眼前。
谁啊!她吓了一跳几乎是跳了起来。
只见面前站着两个人,都穿着短衣裤,头上绑着方巾。
她第一个反应就是燕府的小厮有事儿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