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如果说国家是一个人。
&esp;&esp;那么杂交水稻,无疑是一双可以让人尽情狂奔的安踏。
&esp;&esp;原子弹呢,则是人体的脊梁。
&esp;&esp;这两个东西无一不是杨开渠一生都在渴求的目标,他甚至在来到基地之前,就已经写好的遗书里写下了诸如【等原子弹爆炸后你们要去坟前和我说一声】、【杂交水稻成功后去坟头撒把米】之类的话。
&esp;&esp;结果呢?
&esp;&esp;命运把这两个宝贝摆到了他面前,却残酷的割掉了他的双手。
&esp;&esp;于是乎,两件宝物在他面前,但却可望而不可及。
&esp;&esp;面对这种情况。
&esp;&esp;哪怕杨开渠这样无比豁达的人,内心都有些抓狂。
&esp;&esp;眼下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杨开渠倒也不再藏着掖着了,坦率的问道:
&esp;&esp;“林医生,我的病是不是没有救治的可能了?”
&esp;&esp;林宇沉默片刻,看了眼一旁的李觉。
&esp;&esp;李觉则微微一叹,下巴微微努了努,朝林宇做了个实话实说的动作。
&esp;&esp;林宇见状便也只好深吸一口气,坦诚说道:
&esp;&esp;“……杨院士,目前癌症晚期属于标准的绝症,我们恐怕确实……无能为力。”
&esp;&esp;杨开渠对于林宇的回答并不意外,毕竟他查出肺癌已经有段时间了,只是今天才被正式确诊到了晚期而已:
&esp;&esp;“那么延长一点时间呢?比如让我多活个一两年?”
&esp;&esp;杨开渠这话可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想多活一些时间试试能不能在死前见到核武器或者杂交水稻的出世。
&esp;&esp;自从来到基地后,他也多少了解了整个基地如今的项目进度——作为一名学部委员,杨开渠的身份和米格15比斯的飞行员陈萍生同理。
&esp;&esp;也就是属于典型的因为领域不同所以接触不到研发项目,但一旦因为各种原因有交集之后,整个项目在他们面前就不会有太多秘密的情况。
&esp;&esp;按照杨开渠了解到的信息。
&esp;&esp;基地原先的目标是在四到五年后试爆成功原子弹,但由于某个七分熟的横空出世,这个时间至今都在飞速缩短。
&esp;&esp;昨天杨开渠还和来看望他的陆光达聊了聊这方面的事儿,陆光达告诉他即便是按照如今这个进度,项目组也有把握在两年内将原子弹甚至氢弹试爆成功。
&esp;&esp;如果某人继续搞出一些大新闻,这个时间还可能缩短。
&esp;&esp;但另一方面。
&esp;&esp;这个进度再怎么加速,也基本上没啥可能缩短到一年之内,毕竟很多流程是属于哪怕你知道答案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搞定的情况——尤其是眼下这个时代国内工业水平还处于发展早期,成品率相当的低。
&esp;&esp;杨开渠如果只能活八个月,那么显然是没可能看到原子弹试爆成功的。
&esp;&esp;杂交水稻也是同理。
&esp;&esp;水稻明年开春播种,秋天收成,哪怕是二代本都最少要十一个月呢。
&esp;&esp;不过如果能多活那么两年时间,那么他说不定就有机会见到二者……至少二者之一问世了。
&esp;&esp;但令杨开渠有些遗憾的是。
&esp;&esp;听到他抛出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esp;&esp;“靶向药?”
&esp;&esp;在徐云说出这个有些古怪的词后。
&esp;&esp;整个病房顿时出现了片刻的沉寂,屋内落针可闻,显然是没听懂这几个字的意思。
&esp;&esp;不过好在老郭也不是第一次从徐云嘴里听到这些稀奇古怪的新玩意儿了,因此很快便回过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