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基地内的各项事务也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新抵达基地的成员们也逐渐适应了基地的生活。
&esp;&esp;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
&esp;&esp;在过去这快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一件事:
&esp;&esp;基地里某个知名牛排,这些天莫名的变得勤奋了起来。
&esp;&esp;他仿佛一个超频状态的cpu,开足了马力在超负荷工作。
&esp;&esp;例如以往徐云一般是每隔一天出一趟任务,每次去一个课题组解决问题,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以巡视或者疗养伤病为主。
&esp;&esp;这种安排一来是为了让徐云调理身体,二来则是为了意外情况留有相对从容的应对时间。
&esp;&esp;但自从离开李觉办公室的那天起。
&esp;&esp;徐云几乎每天都要跑一个课题组,有些时候甚至能多到两个,常常超过晚上十二点才回来——这种归家时间在江浙沪是要被吊起来打的。
&esp;&esp;没办法。
&esp;&esp;谁让他和那位做出了那样的约定呢……
&esp;&esp;试问任何一个具备基础正常三观的华夏人,在那个约定面前都会如同徐云这般亢奋。
&esp;&esp;当然了。
&esp;&esp;徐云的冲劲也感染了基地里的其他人,连带着整个基地的效率都推进了不少。
&esp;&esp;例如论文组。
&esp;&esp;在基地下发文件的看了起来。
&esp;&esp;这份文章是标准的简中文字,通篇手写,由于是初稿的缘故还能简单一些删改的涂抹痕迹。
&esp;&esp;文件的最上方是一行小字,内容是【华夏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理论物理组】,再下一行则是单独的【論文】二字,也是文章中唯一的繁体词。
&esp;&esp;等到出版阶段,论文两字应该会放大并且加粗一些。
&esp;&esp;论文之下则是一个标题:
&esp;&esp;《规范场和粒子模型的深入探究——有关‘元强子’的猜测与现象论述》。
&esp;&esp;标题之下则是【华夏人民共和国】的小字样,再下方则是论文的作者:
&esp;&esp;赵忠尧、朱洪元、胡宁、王淦昌、杨贺、陆光达、李觉、本土驴……
&esp;&esp;嗯?
&esp;&esp;等等,我看到了啥?
&esp;&esp;徐云用力揉了揉眼睛,重新审视了一番创作者名单。
&esp;&esp;没错,李觉还有本土驴。
&esp;&esp;其中李觉这个名字勉强还能算合理,毕竟如今李觉是对外公开的九院院长,哪怕没做啥成果也都有资格上论文而且丝毫不显违和。
&esp;&esp;更别说这次他还发现了高能级末态超子的图像,算是给层子模型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esp;&esp;因此他的署名出现在论文之上,倒也不足为奇——虽然大概率是李觉自己要求的……
&esp;&esp;但另一个本土驴td就很离谱了。
&esp;&esp;徐云不由将目光转向了赵忠尧,问道:
&esp;&esp;“赵主任,这上头的驴是……”
&esp;&esp;“哦,你说它啊。”
&esp;&esp;赵忠尧砸了咂嘴,笑着解释道:
&esp;&esp;“这是大家讨论的结果,毕竟没有本土驴贡献的驴浆薄膜就没有这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嘛,为了咱们的科学研究,基地里头已经连一头带毛的驴都找不到了。”
&esp;&esp;“加上你平时累的跟驴也差不多,但由于各种原因又没法上作者名单,对你来说实在是太亏了。”
&esp;&esp;“所以为了纪念本土驴和你的付出,组织上经过讨论决定,把驴这个名字加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