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过他们翻车的不是原子弹,而是更高一级的氢弹。
&esp;&esp;当时奥尔德玛斯顿在讨论绿花岗岩的次级设计时为了节省运输能力,省去复杂的内爆计算便采用过弹性模型,最终翻了波车,亏损了大概两个亿的英镑。
&esp;&esp;要知道,这可是60年代的两个亿……
&esp;&esp;后来若非海对面提供了支援,约翰牛估摸着还得摔几跤。
&esp;&esp;当然了。
&esp;&esp;关于这方面的概念徐云了解的也就仅此而已了,再往后他就只能以看戏为主了。
&esp;&esp;于是他很自然的将目光转移到了一旁的挂……咳咳,大于身上:
&esp;&esp;“大于同志,你有什么看……唔?大于同志?”
&esp;&esp;令徐云有些奇怪的是。
&esp;&esp;此时的大于居然少见的拧着眉头,左手手指抵在嘴唇上沿,目光有些游离的盯着面前的一张白纸。
&esp;&esp;徐云的眼中不由冒出了一丝疑惑。
&esp;&esp;这啥情况?
&esp;&esp;于是他顿了顿,忍不住再出声道:
&esp;&esp;“大于同志?你身体不舒服吗?”
&esp;&esp;“啊?”
&esp;&esp;大于闻言整个人又恍惚了几秒钟,不过很快便回过了神,看了眼周围又看了眼徐云,连忙摆了摆手:
&esp;&esp;“哦哦,没事儿没事儿,徐顾问,我刚才想事情想出神了,抱歉抱歉……”
&esp;&esp;徐云见状倒也不以为意,毕竟好学生是可以拥有豁免权的,于是他继续问道:
&esp;&esp;“大于同志,你对u的极限值有什么看法吗?”
&esp;&esp;“u的极限值啊……”
&esp;&esp;大于粗糙的手指摩挲了两下下巴,思索着道:
&esp;&esp;“按照初级-次级沿轴放,同时保证柱状次级的每个部分被独立压缩……也就是沿弹体长轴切一个微元,这个微元可以独立计算,这个设计你们觉得怎么样?”
&esp;&esp;“虽然没有计算具体数值,但我估摸着八成是沿轴线布n个格点,然后对于每个格点根据它的位置解一个方程组。”
&esp;&esp;“绕轴是对称的,那么选一条半径做最优解即可,总共就是在n个位置分别解t步尺寸为的系统。”
&esp;&esp;“初级-次级沿轴放?”
&esp;&esp;随后陈能宽沿着大于的思路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esp;&esp;“那其实也可以做个某种形式的*稀疏矩阵来解吧?这会不会比你说的绕轴对称好一点儿?”
&esp;&esp;上过高中数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esp;&esp;从焦点发出的任意射线,经过椭球面反射,会聚焦到另一焦点上,而且所走路程相同,同时到达。
&esp;&esp;假设裂变材料从a点爆炸,聚变材料放在b点。
&esp;&esp;那么a点爆炸产生x射线和冲击波,x射线速度快,能量先行聚焦到b点,将b点的材料压缩到极小时(大概是体积振动的波谷位置),冲击波恰好到达b点继续压缩,形成聚变条件。
&esp;&esp;难点就在设计两轮打击的时间差与聚变材料的体积振动周期。
&esp;&esp;大于的想法是通过增加一个轴向分布达到这个目的,不过陈能宽则是补充了一个可以形成热平衡的稀疏矩阵。
&esp;&esp;虽然陈能宽的想法要更加复杂一些,但多了个热力学参数自然相对也会更加稳妥……或者说更加贴合应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