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羽心下暗叹,我们小宋哥可真厚道!
她无所谓地说“那有啥,咱们单位先用就是了。如果生产队也要注册商标,可以叫‘瑶水’牌或者‘瑶水大队’牌。到时候要是‘瑶水村’牌先出名了,我们‘瑶水’和‘瑶水大队’牌兴许还能借一借东风,跟着火上一把!”
李英英“……”
以后他们可能就是“老干妈”和“老于妈”的关系了。
贾红梅等几个本地职员也说“这样挺好!回头咱们跟支书和队长打声招呼,大家肯定都同意这么办!毕竟,咱们背靠大树好乘凉嘛,省渔的渠道不是生产队能比的,要是可以借着省渔和这次拍电影的机会,让我们瑶水出一次风头,社员们一定都很乐意!”
李英英“……”
她不太乐意,这是给他们厂留下了一个被山寨的隐患呀!
不过,大家的思路明显与她不在一条跑道上。
人家只想着怎么让瑶水出名,根本不考虑商标和品牌效应的问题。
哪怕是宋恂这个一把手,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
一个小作坊的商标而已,产品还没上市就开始瞻前顾后,纯属庸人自扰。
他心里也是比较中意“瑶水村”这个名字的。
思及此,他对项爱国交代道“这两天你抓紧时间去公社买点油漆回来,赶在摄制组进村之前,在咱们的船身上都刷上‘瑶水’的字样。字迹要清晰,醒目!”
项爱国眼珠一转,理解了他的用意后,就发出‘额额额’的窃笑“对对对,就这么办!我找张夫子帮咱们写字去,他是全队写字最好看的!”
话落,说干就干,与大家招呼一声,就要骑车去公社买油漆。
在他出门前,项小羽拉住他叮嘱“要是油漆还有剩余的,你就把咱们村口的石碑和供销社代销点的招牌,以及其他写有‘瑶水’字样的地方,都重新油漆一遍!”
电影摄制组的人还没来,但是瑶水村的社员们又活跃了起来。
大家都等着当临时演员,被拍进电影里呢!
除了县里承诺会借给他们使用的那两条船,宋恂对摄制组的事并不像其他人那样热衷。
加工厂的蟹酱已经试生产好几批了,他不但让大瓦房的人挨个尝了,还请来配方的者田婶进行试吃。
其他人都觉得还好,可是田婶却不太满意。
“你们这蟹酱里放的蛋黄比蟹肉还多!这哪是蟹酱,改名叫蛋黄酱吧!”
项小羽也觉得这里面的蛋黄比例过高了。
她当初也是自制过蟹酱的,虽然同样调高了蛋黄比例,但仍让蟹肉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一口吃下去,满满的都是蟹肉。
加工厂生产的这种,一口吃进去全是蛋黄沙沙的口感。
不能说不好吃吧,但总感觉货不对版。
调整配方的事,李英英并没有跟宋恂汇报,是她自己做主的。
“按照原来的配方,那蟹肉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李英英振振有词道,“咱们生产那种100克装的蟹酱,如果按照原来的配方做,每罐至少要使用三斤活蟹的蟹肉,再加上其他配料和人工费电费,一罐的成本价在一块五以上。”
上市以后至少得卖两块钱,才有赚头!
这么贵谁能吃得起?
“我说李厂长,怎么说你也是从首都来的,咋就这么点格局呢?”吴科学抿着蟹酱,嗤笑道,“咱们从外国进口的蟹罐头也是100克的,他们那罐头里还有半罐子的汤水呢!人家都敢每罐要价两块钱,咱们制作这个蟹酱比进口的蟹罐头麻烦多了,要两块钱贵吗?”
李英英觉得挺贵的。
如果有更便宜的,且口味相似的选择,大家当然选择便宜的。
她看向宋恂征求意见。
宋恂自己一个人空嘴吃了一罐蟹酱,放下空罐子说“其实口味还可以。不过,出口公司看中的是田婶的蟹酱,人家能不能接受这种简易版本的还不好说。你跟小何技术员再商量一下吧,按照田婶的配方重新生产一批。咱们把两种版本的都送去省城,该怎么报价就怎么报价,需要哪种由出口公司说了算。”
而后又补充“尽快更改配方吧,昨天出口公司的肖组长还来电话问过生产情况。如果产品今天能下生产线,我明天就启程去趟省城。”
闻言,李英英赶紧争取这个出差的机会。
“宋主任,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那边如果有什么要求,有我这个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在,也能尽快调整咱们的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