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出厂价,他们对采购数量也有要求吧?”温老师对这些还是懂的。
“最低一次性出货三百盒,可以按出厂价给咱们。”项小羽解释,“我在新闻1班已经做过统计了,大家总共报了104盒。要是学校同意出具采购单,以省大的名义购买胶卷的话,我就再去问问2班跟3班的同学。”
出厂价比百货商店的零售价便宜四毛钱,省下来的就是一天的饭钱。
旁边教《新闻学概论》的郭老师举手报名说:“你们要是买胶卷,给我也算五盒啊!估计高老师也是要的,给他也算五盒!”
项小羽笑着问:“郭老师,您也喜欢摄影啊?”
“哈哈,新闻系所有老师都会摄影,不过温老师最专精。”
温柔让她稍坐,自己去了一趟系主任办公室,一刻钟后回来说:“你去让另两个班的同学做一下统计吧。如果凑够了三百盒,咱们就搞一次集体采购!”
项小羽笑眯眯道:“好嘞!”
*
项小毛同志在学校里忙得风生水起,宋恂这边也听说了省委党校开办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研修班的通知。
地委组织部发出了通知,全地区范围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三十岁以下,政历清白,热心理论工作的在职青年干部、退伍军人、知识青年和工农兵理论骨干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少青年干部都瞄准了这次考试,宋恂原以为这种枯燥的课程,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竞争。
没想到光是他们地区外贸局就有六个要报名参加考试的。
连齐麟都报名了。
这个报名条件看似条条款款挺多,其实只有两个要求,高中毕业,三十以下。
于是,由于报名人数过多,地委组织部又紧急发出一个通知。
地委将在本周末组织一次预考。
先在地区内部将一些滥竽充数碰碰运气的歪瓜裂枣筛选下去,最终只有六十人可以参加省委党校的统考。
而这次预考的报名人数多达九百人,录取率还不足7%。
宋恂早在从袁梅那里听到招考消息就在琢磨到底要不要去党校进修,本来他还在犹豫,可是通知正式发出后,干部群众报名的火爆场面,让宋恂也坐不住了。
去组织部报了名以后,就捧着提前搜罗回来的资料埋头苦读。
他对公文写作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常年坐办公室的,即便文学素养不高,笔杆子也早就磨练出来了。
但是政治部分,尤其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他平时几乎不怎么涉猎。
预考时间定下来以后,他又跑了一趟袁书记家,跟袁梅借了一些画过重点的政治复习材料,临阵磨枪。
去参加预考的时候,十分巧合的,他的考场又在上次项小羽参加高考的那所中学。
不过,他这次没有前呼后拥全家陪考的待遇。
早上把两个孩子送去隔壁的吴科学家跟小妹妹玩,宋恂便打算独自骑车去考试了。
“爸爸,我们跟你一起去吧?”吉安以为他爸爸今天就要去高考了,想要给爸爸跟妈妈一样的排面——由他跟弟弟一起去送考。
宋恂看一眼手表,将搂住他两条腿的两个崽扒开说:“爸爸考试要迟到了,你们在干爹家好好呆着。”
吴科学像赶鸭子似的将两个干儿子赶进屋里,问宋恂:“你第二次征战高考的事,你家小项同志知不知道啊?”
宋恂还是要面子的,没考过之前怎么可能会说?
“没说呢,等拿到通知书再说吧。”
闻言,延安捧着他的小水杯又从屋里蹬蹬蹬地跑出来,跟宋恂喊了一声“加油”,就欠欠儿地说:“爸爸你可一定要考上啊,我已经给妈妈写信啦,告诉她你要跟她一起上大学啦!”
宋恂:“你什么时候学会写字的?”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