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雄师带着数百年的怨恨,带着快意,纵马草原,直奔北蛮上京,最终破开城门,活擒了北蛮雄主,为这一场战事落下帷幕。
其后大凉雄师班师回朝等事情不足一一言表。
女帝封了北蛮诸多部族,将大一统的北蛮彻底打回到部落争霸的时代。
在数十年间,北蛮都难以再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这一招其实临安朝堂很多重臣反对,毕竟在他们看来,大凉应该借此机会彻底掌控北蛮草原,然后有有大儒黄裳出来言称,说北蛮历来凶悍,纵然一时屈服大凉,也不会永远屈服大凉。
掌控得了一时,但未来那一天北蛮忽然反了,又要死多少大凉儿郎。
不如让他们内斗。
这才让朝野之间的异议平复下去——其实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大战之后,大凉成了天下霸主,大家总得显示一下当臣子的存在感不是?
是以黄裳一说话,大家便纷纷赞同了。
都不是傻子。
猜都猜得出来,黄裳这席话本是受了女帝授意。
然众人又没猜到的是,黄裳说了这一番话后,依然挂官归隐——他已经便好了《道藏》,今后的大凉天下,道家为尊。
黄裳离开了朝堂。
江湖之中,却多了一位武道宗师,直接在来年的三十三剑客图上悬名第三。
黄裳写了一本书。
《九阴》。
书成之日,天道惊雷不断。
最终皆被黄裳一力而断,若非张河洛说了一句你之成圣不合天时,但请蛰伏。否则只怕《九阴》成书之日,就是黄裳武道成圣之时。
年关之后,进入永贞五年。
但女帝一纸诏书广而告之,改年号:大定。
取天下大定之意。
但临安朝野,大理白愁飞,乃至于北蛮诸多部落皆知道,这个大定只能是美好愿望,因为女帝已经彻底让大凉成了这片天下的霸主。
接下来,女帝便要去东土。
那位储君赵祯就要登基为帝——一旦赵祯登基为帝,谁来兼国,谁来辅政?
李汝鱼。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毕竟这一次大战之中,获益最大的就是徐骁和卓宗棠、以及伤好后率领穿云军攻入草原上京的君子旗。
而这些人都是李汝鱼的人。
在因功封赏之后,穿云军、北凉军、天策军、凤翼轻骑,都改姓了李。
李汝鱼的李。
李汝鱼,也因功被女帝接连擢升,成了右散骑常侍、北镇抚司副都指挥使。
大定年间,将是李汝鱼和以赵祯为首的赵室之争。
岂能大定?
然而李汝鱼的首要之事,并不是和赵室相争。
而是剑魔城。
女帝即将出发去东土,夫子也将随同去东土,那么,夫子的剑应该从剑魔城取回来了。
夫子的大河之剑,剑魔孤独的求败之剑,这两柄代表着大凉天下剑道巅峰的剑,势必有一场比分高下甚至盛世的一战。
迫在眉睫。
李汝鱼不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