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禹得出了堵不如疏,百流归海的方法后。
他便是将这个方法在整个人族之中公开。
一时之间,整个人族之内都是陷入了轰动之中。
那些饱受水患灾害的人都是欣喜了起来。
他们齐齐而动,朝着禹所在的地方汇聚了过去,他们要跟随禹治理水患。
很多时候,并非他们不愿意治理水患,而是他们没有希望。
而如今,禹便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希望,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这些前来帮助禹的人之中,就有人族大贤后稷和益。
在人手足够之后,禹便带领着这些人前去治水。
一路之上,因为治水工具不好用,禹便改革治水的工具。
因为不知河流深浅,他便亲自翻山越岭测量地形高低,树立起标杆。
在面对拦路的大山时,他亲自率领民工开山破土。
面对极难处理的山石,他想出了热胀冷缩的方法。
先以大火烧山石,而后泼上冷水,让得山石开裂,凿出一道缺口。
这一路之上,禹治理水患的过程显得极为顺利。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禹遇上了第一个难题。
挡在他面前的,正是当初鯀以九天息壤所化作的神山。
九天息壤与大地相连,有着大地地脉之气勾连,禹和治水的人根本就无法破开这神山。
也正是因为如此,禹陷入了愁绪之中。
在苦思良久之后,禹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这个时候。
后稷对着禹开口说道。
“禹,你为何不求助仓颉文祖,说不定文祖有办法解决!”
听到了后稷的话语,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的脸上露出了懊恼之色。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这九天息壤化作的神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大麻烦,但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有办法解决才对!”
“我这就去找老师!”
话语落下,禹便是准备回去找仓颉,看看仓颉是否有办法。
而还没有等到他走出去的时候,便是听到了一道轻笑之声传来。
“禹,现在才想起为师,是不是晚了点?”
话音刚落,仓颉的身影便是出现在了禹和后稷的面前。
“老师,你怎么来了?”
“禹拜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