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这天午休,下堂后,一众学子们聚集交谈,一名学子神秘兮兮道:
“听说了么,那齐平怕是真要完了,好像已经找出他的罪证了。”
“我也听说了,好像是诏狱的狱卒说漏了嘴,传出来的。”一人补充。
其余人凑过来,表情各异。
“啪。”突然,有人将手中书卷重重拍在桌上,吸引众人视线。
正是翩翩公子模样的何世安……礼部尚书的孙子。
也是曾经,与齐平在金风楼不打不相识的学子。
“闲谈莫论人非,更何况,还是未经证实的谣言。”
何世安冷眼看向那名挑起话题的同窗:
“你说有了他罪证?消息何来?我只知晓,镇抚司尚未公布结果。”
那名学子身份也不低,丝毫不惧,冷漠道:
“我从哪听的,要告诉你?镇抚司照拂自家人,压着消息不放罢了,你去问,各个衙门里是不是都在议论?难道是空穴来风?”
旁边,另外一名圆脸学子小声说:
“恐怕是真的了,我之前就纳闷,那都察院御史也没什么实质证据,只是说了些疑点,陛下就下令严查了。
如今看来,恐怕齐平身上的问题,比那楮知行和都察院说的更重。”
“是啊,是啊,不然的话,那杜元春早就想法子把人放出来了,还不是洗脱不掉嫌疑?”
说着,一些学子看向何世安,眼神复杂。
众人都知道,何世安入股了那六角书屋,与齐平算是生意上的“盟友”。
后来,报纸刊发后,更将那书屋地位抬高许多,隐隐的,已经有取代当初天下书楼地位的声势了。
这个过程中,一些入股的“子弟”也是春风得意,没少在同辈中炫耀。
可眼下……呵,若齐平当真投敌,那六角书屋必然会受到牵连,恐怕关门不远。
何世安脸色难看,原本的温润公子,罕见地露出怒容,却强行压下,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学堂角落,小胖墩卢安与高瘦白净的王晏忙追出来:
“何兄,你要去哪。”
屋外,何世安看向追来的两人:“我想去书屋看看。”
“我们也去!”
……
一行三人,乘上马车,朝外城赶去。
路上竟意外遇到了其余几名子弟,都是同样入股的,吏部尚书千金、元周的哥哥元洪等人。
显然,都是得到了消息,忧心忡忡,过去探望。
众人一路前行,沿途经过了几处六角书屋分店,发现人流似乎比往日少了些。
不意外,齐平的名气主要在官场与文坛,普罗百姓大多不认识,可那些读书人,却大都因桃川诗会,知晓这位“诗仙”的存在。
恰好,这帮人也是购书的主力。
近几日的风声,许是都听到过。
为了避嫌也好,或是别的情绪也好,不再过来,并不意外。
何世安全程面无表情,他倒是不太在意生意,只是担忧,若齐平当真……那未免太过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