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简介:林珥調,60岁,韩国舞蹈名家,代表舞种:驱煞舞、闲良舞。
画面继而跳转,是一间寺庙佛堂,一名身着韩国传统僧服的老者正在跳着不知名的舞蹈。
字幕简介:郑在晚,62岁,韩国舞蹈名家,代表舞种:僧舞、珍岛鼓舞。
以上这两位都是韩国舞蹈届的泰斗人物,也被邀请成为节目中的评委嘉宾,不过发出邀请的是沸腾娱乐,而不是jyp娱乐,因为韩国那边一开始压根就没想过场面会搞的很大,所以方杰很周到的替他们找了一些靠山过来平衡局面。
中韩两国的舞蹈名家当然不止上面这几位,此外还请了很多知名舞蹈家担任节目评委,比如05年上过春晚的《千手观音》编舞指导张继钢,同时他们所在的高校、舞剧院、舞团或是私人舞蹈工作室,也都被邀请参赛。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舞林宗师》的一部分阵容。
除了这些权威泰斗,先导片里还介绍了各大娱乐公司的舞团,尤其是那些偶像团体,专门重点介绍了一番,期间还展现了好几个知名男团女团的现场唱跳表演。
相比起那些成名已久已经是舞林宗师级的舞者,年轻的偶像艺人们显然做不到矜持,拿到邀请函或者说参赛资格的那一刻,各个兴奋无比,激动地又蹦又跳,甚至喜极而泣。
嗯,有一说一,韩国的爱豆们太难了,每天累死累活到处走穴不说,还赚不到多少钱,在娱乐圈里的地位甚至连综艺节目里的笑星都不如。
韩国娱乐圈的鄙视链,大概是忠武路演员,即青龙、大钟和百想三大电影奖大满贯者,处在最高地位,最受人尊敬,其次是影视演员,接着是电视剧演员,然后歌手、综艺谐星,最后才是批量制造出来的偶像爱豆。
如今获得了这么大的一个舞台机会,不亚于出国拍一部国际大片,如何不激动万分?
方杰并没有在节目上刻意地去贬低打压这些偶像团体,反而还有点抬一抬的意思,倒不是同情,而是人家韩国那边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帮爱豆了。
出于节目平衡考虑,得拉他们一把,否则很担心他们不太能打,如果崩得太快会影响节目效果。
另外就是,有些事不需要明刀明枪的干,只要节目能够顺利办下来,文化战略方面的目的就已经基本达到了,如果没了这些陪衬,不光效果不好,自己一个人玩也挺没意思。
先导片中除了对专业权威、流行大势团体或个人进行了推介之外,也对来自民间的舞团进行了重点介绍,毕竟这也是获得参赛资格的渠道之一。
所谓高手在民间,很多人虽然没有专业学习过舞蹈,但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加上本身又很有天赋肯努力,舞蹈和编舞实力其实未必就比学院派舞者或是商业舞团差,大浪淘沙之下,总能淘出一些惊喜出来。
尤其是街舞这一块,目前国内学院派对这些地下舞者是嗤之以鼻的,街舞高手只可能是从民间而来,其中不少人在国外拿过街舞大赛的奖项,只是暂时不被主流认可罢了。
除了这些参赛者之外,先导片最后,还拿李晴收了个尾,表示李晴将代表沸腾娱乐,以编舞师的身份,率领沸腾娱乐自建的民间舞团参加节目。
既然先导片开篇就说明了理由,表示李晴是来玩票的,而且人家本来就是上戏舞蹈专业的研究生,凭实力参赛,那么观众们自然不会对此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再说了,《舞林宗师》与当年的《超级女生》不一样,评委可不是四位,而是上百位专业评审,方杰也没有一票决定权,甚至没资格担任评委,所以并不担心会有什么黑幕。
而且这上百位专业评审,只占评委打分权重的四分之一。
先导片里明确交代了这档节目的评分机制,专业评委打分、观众投票、媒体举牌、娱乐公司打赏,各占25%的权重。
这四方评审,分别代表了编舞师及其舞蹈的专业性、人气值、文化推广价值以及商业运作价值。
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观感和选择,都不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其中娱乐公司打赏是方杰发明的一种新评分模式。
即每期所有舞蹈节目表演结束后,数十家娱乐公司作为节目评审之一,每家拥有1万元的现金打赏额度,可以对喜欢的舞蹈及其编舞师进行打赏,用以鼓励编舞师继续编排出好的舞蹈。
当然,这些钱其实是节目组出的,实际就是变相的奖金。
除此之外,娱乐公司也可以自掏腰包再拿出最高1万元奖金进行额外打赏。
相信这么点钱一般的娱乐公司也不会吝啬,能花1万元露个脸说句话打下广告,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也就是说,如果有编舞师能获得全场所有娱乐公司一致认可,一期节目下来就能拿到上百万元的奖金。
这么点奖金对整个节目的资金投入来说,只是毛毛雨,但却能制造出很大的噱头,别说参赛者了,即便是普通观众,也对这些钱最终花落谁家十分期待。
所以先导片放出来之后,观众们对《舞林宗师》这档雅俗共赏的超大型舞蹈类综艺节目的期待值,直接被拉满。
一周后,筹备了三个多月之久的《舞林宗师》第一期节目,终于正式与观众们见面。
7017k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