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待了半年,陆川骑三轮车的技艺已经娴熟,如今往车斗里塞了两个小马扎,长腿一抬便坐上了驾驶座。
“两位师傅,咱们出发吧。”
柴师傅跟小周利索的上了车斗,此刻扶着栏杆坐在马扎上,看着这三轮车平平稳稳驶上后山道路,不由也叹息道:
“这边路修的还挺好的。”
陆川便也笑道:“宋家的农场在这提供了许多岗位,也是政府扶持,这路去年才修好。”
至于审批有多快,进度有多快,通车有多快……这就不必多提了。
而柴师傅看着两侧殷殷绿地和成片成片的果林,此刻已经满眼向往:“那个是桃树吧?哎呀,桃子要成熟了呀。”
“刚种的那一排是小葱吧?哎哟!天热,小葱长得还不赖!”
“那边儿蜜蜂挺多的……哦对,养蜂了是不是?那蜂蜜能做的东西可多了……”
一路走来,看什么都能在心里头炒俩菜。
地方还没到,人已经乐陶陶了。
直到三轮车停到了厂房门口,陆川这才简单解释一下:
“蒋师傅现在在这边做菜,平常摘菜在面前这一片地多一些。但因为种的分散,所以您二位有空了来山里头转一转,看上什么直接摘就行。”
“我朋友们基本都不挑食,具体有什么忌口的,等到了再跟您说。”
“上山路远,您要是会骑三轮车,三轮车就留一辆给您开。要是不会,我再去弄辆电动车来。”
“好好好……”
柴师傅已经只会敷衍他了。
这会儿看着这满园的蔬菜,迫不及待喊着小周:“走,咱进去看看!”
小周着急忙慌跟上去,才一下下,又见陆川递了个筐子过来,他赶紧接着,忙不迭也追了上去。
经过黄瓜地时顿了一下,犹豫一瞬,伸手扭了根黄瓜钻进去了。
陆川:……
既然说好了,那自然是任厨子随便吃的,实在没必要偷感这么重啊。
……
山里头能选择的菜太多了,但今天一是为了试手艺,二来也是为了参考主人家的口味。
柴师傅并没有多卖弄什么复杂的菜式,反而选了平平无奇的四菜一汤。
西红柿炒鸡蛋,苦瓜炒肉,豇豆肉末,青椒回锅肉。
看到本地人爱吃荆芥,又临时决定了一个荆芥豆腐汤。
其中蔬菜是在宋檀的菜园子里摘的,豆腐是特意去张红婶儿的豆腐店买的。
至于肉,陆川承诺可以去老宋家里拿。
要不是这会儿做大菜来不及,柴师傅真恨不得让他直接牵一头猪回去。
小周跟着柴师傅多年,一看这菜式就知道他的想法——
家常是家常,考验手艺也是真考验。
像他们这样的大厨,做菜已经不可能不好吃了,只看合不合主人家的心意。
比如:西红柿炒蛋是多放糖还是不放糖?荆芥豆腐汤是要勾芡还是不勾?豇豆肉末喜欢加调味粉或者酱豆子,还是直接炒?青椒回锅肉的辣椒是要什么火候……
陆老板说,他的朋友们口味都偏北方一些,小孩儿吃甜口的菜并不多,老人喜欢清淡一些……
但每个人对自己的口感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的清淡,指的是不爱放调味料、调味粉,但辣椒、葱、姜、蒜等是一点儿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