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就要管党地建设嘛,否则那不成了不务正业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人敲门。
“请进。”
吴永成皱着眉头、不悦地应了一声:哎,看来今天晚上想把这件事情理个眉目出来的想法,又得落空了!可这也是自己也搞做的工作呀!这权利和责任、义务三者,可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呀!
“吴书记,这么晚了,我没有打扰您的休息吧?!”应声进来的人,首先不好意思地向吴永成致歉。
“呵呵,没有、没有。庆国同志,请坐。”吴永成一看来人是丹阳市的市委书记刘庆国,就明白了这位也是惦记着那几个地委委员的位子,这才跑上门来的。
不过,吴永成对于这位丹阳市的市委书记刘庆国,倒是含有一些好感地。
虽然说,吴永成来到桓毕地区之后,走访的第一站,就是丹阳市林业局,也是从丹阳市林业局那里,发现了整个桓毕地区所存在的、党政事业单位严重超编的情况,,其中尤其以丹阳市为最甚。
当时,吴永成对赶到林业局的丹阳市两位主要领导,可是没有给了一点好脸色。
不过。
在后来的时候,吴永成通过了解:造成丹阳市党政事业单位超编的责任,并不在刘庆国的头上,这才稍微对他的印象有了额一点改观。
至于到了开展全区人事制度改革的时候,吴永成就先找到了这位全区人员超编“重灾区”地市委书记,鼓动让他来打头一阵,在全区树立起一个榜样来。
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庆国虽然明知自己这样做,会成为全区十五个县市中最为不讨好的县市委书记。但还是赌了一把,把自己的命运压在了这位新来的年轻专员地身上,不顾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在最短地时间内,第一家清退了所有市直单位、和下辖乡镇的临时工,又第一家严格按照地区编办下发地编制数,依照定人员、定岗位、定职数的“三定”原则,比较规范地全面完成了人事制度地改革,这才使得吴永成的头一炮,在全区顺利打响,使吴永成对他赞赏不已。
而在接下来的王素珍专案重新开始调查的时候,又是这个刘庆国,不讲任何条件,先后两次主动配合地区、省委的两个专案组,在丹阳市的调查,为王素珍案件最后的水落石出,立下了汗马功劳。
吴永成在之前,倒是隐隐约约地向他暗示过帮助他解决地委委员职位的,今天刘庆国登门前来,可能也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来了吧。
刘庆国来的目的,即使不自己不好意思说,吴永成心里也是有数的:不管怎么说,自己在喀什的时候,总是答应过人家什么,尽管只是暧昧地提了一下,但官场中人,谁还能不明白那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呢?!
而且人家刘庆国也竭尽全力努力完成了他所指示的那些任务,自己要是不实现当初的那个承诺的话,也难以在桓毕地区的干部们当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了。
因此,即使刘庆国不露面,吴永成也会在省委再次征求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把刘庆国的名字给报上去的——这本来也就是人家应该得的那一份嘛!
至于说大家一直眼热的常务副专员一职,吴永成就对上门求职的马秀讲过:“秀芹同志,你的长项并不在经济工作方面,你也知道,这个常务副专员的角色,可是主要承担起全区的经济重头工作的。所以,我认为你这次的希望,也并不是很大。
只要你好好工作,以后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嘛!”
吴永成在这方面,并不想搞什么“二桃杀三士”的鬼把戏——这些人都是以后自己工作中所要依靠的得力干将,内讧是最为糟糕的事情,他可不想像有的领导一样,专门爱在部下们之间,挑起矛盾来,以便达到他们之间相互制衡、自己便于控制的名堂。
要是省委能让他推荐常务副专员的人选的话,他倒是觉得刘海涛这个同志,倒也挺踏实的。
只不过这也就是后话了。他还是不想在推荐干部的问题上,给省委领导留下一种印象:好像自己把王素珍的案件,当作了和省委讨价还价的筹码。
“庆国同志,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看了没有啊?!”
等刘庆国落座以后,吴永成貌似闲聊似的,先挑起了话题。
刘庆国一脸的郁闷:吴书记这是不是不满意我来他这里,以至于我打扰了他的休息呀?!还是说,这几天我来得有点晚了呢?!他怎么在这个时候,突然间问起我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来了?!大家现在忙得连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谁还能在这个时候,静下心来关心国家的那些所谓大事呢?!别是他不想帮自己这个忙了吧?!
“呵呵,吴书记,今天我也是刚在市委那边处理完一些工作,还没有来得及看今天的新闻。不知道吴书记是指哪方面的内容啊?”
求四分钱的高订啊!鞠躬!)(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