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皇上,皇上请讲,侄儿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榆生长吁了口气,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站起了身子。
“榆生啊,当年的形势朕不说你也知道。华兴军四路大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我们再抵抗下去也没有意义。所以朕打算和乔志清修好,答应他所有的条件,把纪芸许配给他。”
曾国荃淡淡的交代了句,言语中还是满不甘心。
“皇上能为黎民百姓着想,当真是福恩厚照,云南的百姓一定会念及皇上的大恩。”
袁榆生连忙拍了下马屁,他在这方面可是造诣匪浅。
“行了,你小子也别油嘴滑舌了。此次朕还要叮嘱你的就是,一定要跟乔志清协商好,保留下我们新汉的军队。他要是不同意,朕就和他血战到底!”
曾国荃满是坚决的叮嘱一声,他可不想做个受人操作的虚皇上。
“皇上放心,任凭乔志清是铁石心肠,侄儿也能把此事给谈拢了。”
袁榆生信誓旦旦的下了保证。
“那好,今日你便回去准备,天黑前就乘船出发。军情十万火急,你路上千万不能耽搁。不然华兴军兵临大理城下,我们再想和谈,手中可就一点筹码都没有了。这是我拟定好的条件,你一路上细细斟酌。”
曾国荃把一封公文,让侍女递给了袁榆生。再次叮嘱了一声,就怕出个什么差错。
袁榆生分得清轻重缓急,出了大理皇宫后,就让人准备了下,连夜启程,赶往南京。
期间还把这个消息专门告诉了曾纪芸,曾纪芸也交给他一个包裹,让他亲手交在乔志清的手上。
一周后,袁榆生经过多次辗转,终于出现在了南京的渡口。
曾国荃也让前线的各城挂出了免战牌,曾国荃、郭嵩焘、刘坤一,三路大军正忙着扑救瘟疫,正好腾出了时间。
张遇春可不知道瘟疫爆发的事情,仍是一路高歌猛进。从昭通府一直打到了会泽县,距离昆明仅有三百里之遥。
左宗棠连忙休书一封,把昆明的现状告知了张遇春,让他先做等待,若是大军染上了瘟疫,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遇春随即在会泽县驻防了下来,正好等待补给的到来。
袁榆生一路上对江南的变化震惊不已,各地都慢慢的从战争中复原过来,呈现了勃勃的生气。
尤其是在他踏上南京城之后,立马就被里面的繁荣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这里比起大理来,就跟两个世界一样。
路过城墙,城内到处都是三四层的高楼耸立。最高的楼房竟然有五六层之高,都不知道是怎么建起来的。
城内的道路宽敞平整,全都是用青石板铺筑,仍然保持古色古香的味道,倒也和城外的柏油马路有不同的味道。
好在他对南京也不陌生,乘坐了辆出租马车,到了总统府的门口。拿出帖子,让亲兵给乔志清通传一下。
亲兵哪里认识他是谁,连忙催促他离开。嘴里还碎碎的骂了句,“大总统一天公事繁忙,哪里是谁相见就能见的。”
袁榆生一肚子闷气,大骂亲兵狗眼看人低。两人正争吵的时候,正好碰见王树茂从府里出来。
王树茂对袁榆生也不生疏,一眼就认出了他。
袁榆生说明了来意,直接跟着王树茂进了总统府。路过亲兵身边的时候,还狠狠的在亲兵的帽檐上拍了下。
小亲兵气的满脸涨红,狠狠的朝他啐了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