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忘了,已经被灭掉的建奴,是如何打破山海关,从而打的他差点死去。
“那就等着,朝廷给补充完了物资,再继续行动,南越的治理,也需要花费时间。”
李长庚沉吟了一下,迅速的做出了决断。
刚好也可以让大明的士兵们,好好的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免得在战斗期间,身体病了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然后减员。
距离大明还很远。
补充物资可不需要考虑,水土不服的问题。
只有人还不行。
“那就给朝廷上奏疏吧,李大人来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我们两个大老粗就在上面签字,盖章便可。”
张春和郑芝虎两人都是这个意思。
**
南越来往一次大明的京师,需要的时间真的很久。
哪怕是走海路,速度更快速一点,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于此同时。
建州将军李过关于沙俄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的朝廷之上。
崇祯十六年,十月,秋。
寒风未至。
京师依旧炎热。
人行道两旁的树上,知了嘶声力竭的,使用者最后的力气,叫着最凄惨的声音。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注意到它的人,看明白它们一生短暂的命运,是多么的艰难。
崇祯和袁可立走在林荫小道上。
踩着地上斑驳的阳光,感受着树底下微凉的风。
袁可立已经很老了,就是跟在他身后的黄龙,头上也沾满了白发,早年受过的创伤对黄龙的影响很大。
如今看起来,也比同龄人,更加的老上了几岁。
“短短几年时间,大明日新月异,若是有人在几十年前,给老夫说,大明是可以做到眼前这种让百姓们富足安乐的话,老夫是肯定不会相信的。”
袁可立尽管年岁已高,可也不至于老眼昏花。
只是在之前生了一场大病之后,身体到底虚弱了许多,走上一段路,就跌停下来歇息一下。
而像他这个年纪的老人,身后跟着一个轮椅,也已经算是标配。
此时已经走了很远的一段路了。
只能再次坐在轮椅上,被一名护卫推着前行。
“文明只有向前,才会不断的发展,以前的几千年,几乎都是原地踏步,没有谁舍得改变自己的既得利益,尽管变法之后,他们也应该能够看到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