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就不换了,二十万也不存什么定期,先留着,说不定有事要用到。
回到公司,笑着跟领导打招呼,调整心态,回到岗位上。
“小随,这批活什么时候能修完?”卢俊笑着问自己手下道。
他在公司,好歹也是个车间主任。
“早来,起码十八号。”修边工小随不耐烦道。
全名随文鹏,名字不错,日子过得很苦逼,十五岁就出来打工,与卢俊同龄。
“好好修,亏不了你。”对这个同龄属下,卢俊一向大方。
没办法,这算是他的得力干将,车间各道工序基本都会,除了文化低点。
对方赚的钱是他的两倍,可付出的力气、承受的痛苦要多得多。
卢俊自认吃不了这个苦。
巡视一周,交代好任务后,他就返回办公室,用手机写起小说来。
称宗道祖得尽快完结,争取在年后再开一本。
年关将至,天气已是十分寒冷,他们这些领导可以坐在办公室,吹着暖气。
工人们就没这么好待遇,手里活不停,还得承受冷风侵袭。
卢俊迟迟没下决心辞职,也是因为这个岗位还蛮适合他追求的,工资低点,胜在自由。
想玩手机就玩手机,想旷工就旷工,谁要数落一句,一句“我工资低”回呛。
其实呢,工资也不算低,大小是个主任,总有点油水。
他还是个有节操的,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该是自己的不会拿,绝不从工人身上取利。
公司抠得可怜,年尾就给工人发一箱橘子。
管理层好些,或许会发个大几百的购物卡。
外地的都要先回去,本地的管理层得留到除夕前两天。
节假日还得值班。
以往,卢俊是相当不愿意,现在嘛,有二十万在卡上,底气十足,就不在乎这类小事了。
十一天时间,码了七万字,正好到除夕。
除夕夜要去外公家吃饭,这是他家雷打不动的传统。
他爷爷死得早,奶奶改嫁,他爸小时候过得相当艰苦,时常要看人脸色。
四十五岁前,卢爸不算是个称职父亲。
四十五岁后,才浪子回头,任劳任怨地干活。
家里现有个小作坊,是做磨床加工的,当初由卢俊的两个舅舅全力资助。
对外公一家,卢俊心存感激,曾发誓:一旦发达,必十倍报之。
大舅舅有些实力,有个小厂,夫妻俩干活,年收入七十万往上,总资产过千万。
小舅舅也不错,是个体户,轻轻松松二三十万一年。
不要瞧不起这小几十万、大几十万的,只要不乱来,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