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喃喃自语,心里倒也有几分羡慕。
杨利民站在最前方,环顾四周,见到大家若有所思,明白他们听进去了,自己也满意。
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开办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形式上的,还兼顾思想、道德、精神
相继出现铁人同志、焦书记等民族英雄,以作普通人的榜样。
虽然话很难听,但民众,确实是需要教化的。
现在,他们就是处于这个阶段,一步步的尝试,目前看来,很有成效。
“感谢各位同志听咱们叨叨了这么久,不过大家只要是有收获,就是好的。”
“往大了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说小了点,那都是一个街道的。”
“以后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来串门。”
课上完,杨利民说了几句场面话。
甭管是不是真心实意,至少能让人家心里舒服。
刘海中急于表现,等他说完,你就自顾自的站起身。
转过来面对着大伙儿,他脸上的笑容灿烂的不行。
“对对对!这个,小杨同志说得对!”
“都是一家人,我们这个院儿啊,在咱们几位管事大爷的带领下,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觉悟,那都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二大爷也改头换面,说得出‘学习氛围’之类的话来了。
众人笑着点头,彼此攀谈着,连连夸口称赞。
这让刘海中感到无比舒心,两只眼睛都笑眯成一条缝。
又寒暄了一会儿,其他院儿的人差不多该离开,却也有些意犹未尽。
“小杨,看来往后我们还要常来打扰你。”
“是啊小杨,有时间也去我们院儿里看看,给我们上两堂课!”
“嘿!这主意好!小杨来了,我保管第一个欢迎!”
得民心者得天下,杨利民在人民群众间的反响还是蛮好。
不少人都起身围过去,笑容满面的和他交流心得。
后面几位心情郁闷,特别是傻柱,缩着脖子抱着手,猫进角落,那张脸都快皱烂。
秦淮茹紧抿着嘴,也忍不住连声叹气,心有感慨。
明明就是一个大院儿的人,还是同属中院的街坊邻居。
为什么人家过得那么好,名利双收,还能跻身上头视野。
她们却连一个窝头,都要考虑分两份吃?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
秦淮茹心中不平,又无办法。
红了的眼睛半是酸楚,半是为自己命运多舛,感到伤心。
易中海环顾四周,见院中散户基本人人向杨,虽然郁闷,可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