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慧对自己节俭的性子,她是不舍得钱住宾馆的。
邱虹心里五味杂陈。
林慧十一前夕挨个给孩子们打电话,个个都不回来,都说课业繁重有事忙。
一周小长假,乍然少了三个孩子,家里空落落的,跟邱瑞两人大眼瞪小眼,林慧抓心挠肺的不自在。
从大学毕业,结婚生孩子起,这么多年忙着工作,操心孩子们的学习,一家人的吃喝,突然孩子长大了,飞远了,他们居然成了空巢老人一般。
生活一下子被掏空,没有自己的兴趣,家里为了孩子们读书,连电视都没买过,只有邱瑞听新闻的广播每天吱吱呀呀,从早开到晚,给这个偌大静谧的房子增加点生气。
林慧怅然若失。
还好新房到手,她跟邱瑞忙着装修,跑前跑后。
刚开学,邱虹并不怎么忙,倒是邱秋和程颍州,那是真的比高三时候不差什么。
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
每天十一节课,几乎从周一排到周五,中间有没课的时候,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到处都是啃书写题的人群。
B大不是一般的大,程颍州的物理系跟数学系偶尔有公开课在一栋教学楼里,其他时间几乎碰不到面。
程颍州买了辆自行车,每天穿着白衬衫,里头同色白T恤,背着书包,活脱脱一个风华少年。
风驰电掣,赶来跟邱秋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帮忙占座。
邱秋宿舍几个小姐妹来自五湖四海,都知道邱秋有个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难得的是奔赴前程的时候,居然还能携手出现在最高学府。
在这人心难测的急躁时代,这份感情让所有人实名羡慕。
邱秋在初中的时候胜券在握,高中时候全力以赴,自认为还不错。
等到大学才发现学霸遍地走,学神处处有,她那点小聪明根本不够看。
向来在班级数一数二,到了大学突然变成班级三十多名,她着实慌了神,十一的时候泡在图书馆翻来覆去的研究大一所有课程。
为了迎头赶上众人,她几乎沉浸在学习里,到首都半学期都没出去玩过。
数学是物理的基础,邱秋有的必修课也是程颍州的选修课,两人凑在一起,还会讨论讨论题目,总能说得上话。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把参加社团,拓展学习等作为必修学分纳入学期末综合考核里,邱秋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加入的社团都是程颍州选好,带她进去。
等邱秋终于赶上来的时候,已经是寒假将至。
邱秋依依不舍的告别学校,背着高代,线代,几何等书,行李箱里就放了两身换洗衣服。
还是程颍州跑去买了点首都特产带回去,才好看些。
返程差点赶上春运,就这,人都不少。
程颍州拿着行李,邱秋抓着程颍州的衣角,险些被人群挤散了。
好不容易上车落座,邱秋立刻打开书包,摸出笔袋,在动车上,利用到家这段时间做了三张试卷。
眼看快到了,程颍州不停看表。
手腕上的还是上高中之前那个暑假,邱秋给他买的礼物,一块卡西欧运动表。
“邱秋,快到了,收拾收拾。”
邱秋这才从题海里抬起头,看看窗外,顺手捏捏眉心。
“这个大学读的,比高中苦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