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觉得别扭,“最佳外语片”而已,戈顿那边如果只能开口一次,沈铭会把机会留到安妮真正冲奥时。《桃花扇》冲奥只是热身运动,安妮个人拿小金人才是沈铭更看重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您的帮助,《桃花扇》拿奖的机会已经很大了。”
同样,亚瑟·康普顿还是学院会员呢,他的影响力也不小,但沈铭能去公关对方吗?
……
伯恩和凯文这种,是电影公司的人脉。
那和安妮合作过的3个好莱坞导演,也是人脉呀。
除了阿兰·勒孔特,今年最佳外语片同样有法国电影《危险关系》入围,阿兰是法籍导演,也有其自身推辞不掉的人情,安妮就不必去找阿兰,让对方为难了。
潘文华倒是很支持。
潘文华的电影是唯一拿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不过该片是华语电影大范畴,却并非代表华国参赛。
“华国电影该拿这个奖了。”
美国警惕着华国,“华国威胁论”在全球都挺有受众,警惕着华国综合国力,又排斥着华国的文化,并且轻视华国的娱乐产业……这种复杂的心理,体现在奥斯卡上,就是华国电影每年的颗粒无收。
然而这两年华国电影市场呈井喷式发展,奥斯卡还能再无视华国电影吗?安妮带着华国电影杀来了,《纽约时报》做出的预言正在实现——华国电影该拿奖了,一个“最佳外语片”而已,又不会动摇奥斯卡的根基!
趁着四处公关选票的机会,沈铭还能掩人耳目,做一些别的事。
他以名下的电影院做为诱饵,在继续买进狮门的股份……这在好莱坞几乎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一切都是那么低调。
2月14日,安妮和沈铭是在飞往柏林的航班上渡过了今年的情人节。
“你的礼物在柏林。”
还有2天,柏林电影节就会举办颁奖礼,《桃花扇》的其他主创已经陆续抵达柏林,就等着安妮了。叶萱的电影仍然在拍摄,对于出席颁奖礼叶萱没什么兴趣,她没有“影后”提名也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
但获得提名的《桃花扇》主创都去了。
包括薛波,《桃花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瞿导希望红毯秀上《桃花扇》剧组的声势越浩大越好。
“柏林电影节会是我们的开门红。”
瞿逸飞原话如此,大导演对欧洲电影节充满信心,至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瞿逸飞是既高兴,又不敢太期待。按照奥斯卡的尿性,就算《桃花扇》被提名,也不过是给其他电影陪跑而已。
《桃花扇》这次被奥斯卡提名,更多是看在安妮的份儿上。瞿导知道沈铭在公关奖项,希望落空这种事太难受了,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评委们对《桃花扇》赞不绝口,他们渴望见到你,安妮!”
柏林机场,瞿逸飞笑得一点都不矜持。
瞿逸飞是高兴啊,华国电影在欧洲比较受欢迎,那是相对奥斯卡的态度而言,像《桃花扇》这样在展映期间获得满堂赞誉的,瞿导也没有遇到过——他现在整个人都容光焕发,《桃花扇》可能要成为瞿导事业生涯迄今为止最高光的影片了,能不高兴?
------题外话------
晚安,么么哒你们